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长江日报】三代华农师生40年“接力”科技扶贫

百名老教授深入田间献余热

张丑合教授(左一)在指导农民玉米种植

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他们却不顾日趋老迈的身体,前往偏远而又贫穷落后的农村奉献余热。日前,上半年“洪山好人”评选揭晓,华中农业大学“五老”团队,由于创新扶贫方式,实施科技扶贫,荣居“敬业奉献”行列。

所谓华农“五老”,是指老年人协会、老教授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年大学及离退休工作处五个单位。长期以来,“五老”相对独立,相互配合,形成了“五老”合一促扶贫的格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五老”敬业的岗位不在校园课堂,而是在田间地头。改革开放40年来,华农三代师生近百名专家走进湖北30多个市县区,为扶贫事业奉献人生价值。

人退了,我们的默契依然在 “五老”团队科技扶贫扶出“升级版”

今年中秋小长假,江夏乌龙泉街群建村“农家乐”人头攒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群建村人,抓住“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城市休闲消费风口,把自家居住的农家小院摇身变为“农家乐”。

30公里外,华农“五老”团队成员之一、教授张丑合的办公桌上,有一份规划,描绘出群建村“农家乐”的未来——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规划中的田园综合体,四季见花见果、见绿见菜。它将整合全村“农家乐”资源,使单个“农家乐”不再靠年节、花季“望天收”,而是形成合力,塑造产业链和品牌优势。

张丑合介绍,长期以来,专家们开展科技扶贫,习惯于解决技术难题,处理个案,“逢山修路,遇水搭桥”,华农“五老”与群建村的最初缘分就是源于此。

2014年5月,群建村20亩水稻生长停滞、根茎溃烂,眼看一年收成付之流水。群建村党支部书记潘方金万分焦虑,辗转找到华农“五老”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退休教授侯明生。

侯明生现场调查后发现,上游水库放出的水残留除草剂,引发水稻病害。凭借专家的报告,群建村顺利从水电站拿到赔偿。此后,“五老”团队对群建村的帮扶就成了常态:一遇到农业相关问题,教授们都会点对点解决。

依靠科技顾问团,农民投身田间的热情迸发,不少青壮年从打工地返乡,种植菜薹、茶叶、柑橘等多种经济作物,整个村1万多亩土地,没有1亩荒芜,“这在湖北农村非常少见”。全村1185位村民,年平均收入从1万多元提高到了2万多元。

如今,华农“五老”扶贫正进入升级期:更看重“顶层设计”,科学培育产业链,关注总体经济效益。为此,“五老”开展科技扶贫“团队战”,细分工,重协作。如群建村的田园综合体,“五老”们就根据自己专业,分别参与园艺设计、果木分布、蔬菜选种,各展所长。

“我们曾经是课堂上的团队,教共同的学生,今天,我们在田间地头,仍然是最好的伙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资料显示,近7年来,华农“五老”的老教授们,共举办培训班100余次,培养农技人员超过了1万人;华中农业大学的科技服务站,也在全省各地接连挂牌。“五老”播撒农业科学技术的种子,在荆楚大地上已然开花结果。

人退了,科技帮扶不能退 八旬教授坚持下乡

江夏、随州、建始、秭归、远安……30多个市县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9月4日,华农“五老”团队部分成员走到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鸣山乡,对当地的葡萄、茶叶等进行了考察和专业指导,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临走时还有农民追着教授们问个不停。

张丑合教授介绍,活跃在农业扶贫一线的“五老”教授有百人左右,年龄段在60岁至80岁之间,教授们的扶贫多半为纯公益性质。

有些是根据当地需求,多位教授集思广益,共同提供技术指导,如前文提及的江夏区群建村,教授们会根据群建村的需要,随时下乡现场指导或培训,通过传帮带“让更多农民兄弟掌握农业技术”。

还有些是教授个人定点扶贫,专注解决一个地区的难题。蔡礼鸿教授点对点帮扶建始县,为其农业发展献言献策:“从武汉到建始,坐动车最快也需要三个半小时;出建始站后,还需要辗转小巴才能到农村。但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深厚情感,让我放不下建始的扶贫工作。”

因绝大多数是离退休人员,华农“五老”普遍年事较高,身体已大不如前。今年81岁的罗信昌教授,只能在年轻同事的陪同下,来到随县现场指导菌类种植。据悉,作为华农“五老”团队的核心成员,他深耕应用真菌多年,帮扶随县菌类植物种植达到40余年,多年的坚守让他割舍不下。

如今,罗信昌依旧奔走在湖北远安、随县、保康、武穴、五峰、团风等地。10月下旬羊肚菌播种、元旦前后的中期管理、第二年3月的采摘与加工,罗信昌都会下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只要有需求找到我,时间允许、身体还行,我都不拒绝。除了湖北,我还要去湖南、贵州,给他们做科技示范点。”

对农业农民农村的牵挂,是罗信昌们的不灭信念。“我想让菌类带动村民致富,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毕竟我剩下时间不多了,要抓紧时间为农民做点事情。”81岁的罗信昌教授缓缓说出这番话时,目光坚定,也道出了老教授们的心声。

人退了,我们的传承不能断 一枚香菇改变一座山镇

如今的随州三里岗镇,已经成为“中国香菇出口第一镇”,当地90%的农户种香菇,年产值近200亿元。而这座偏远山镇与香菇的缘分,还要追溯到40年前。

1978年,41岁的罗信昌和他的导师杨新美教授一起,来到三里岗推广香菇种植。远处是连绵的群山,眼前是简陋的土房,杨家棚村贫穷落后的景象,罗信昌至今仍历历在目。那天,67岁的杨新美望着茂盛的树木,深邃的目光中透着兴奋。他坚定地告诉学生们,这里很适合栽培香菇,丰富的栎木资源,正是引导农民致富的宝藏。

此后,他们扎根深山,一“守”就是3年。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山上没有蔬菜,他们便用食盐拌饭吃。山路崎岖难行,树枝盘根错节,每次上山要拿镰刀“开路”,经过草丛时,还要不断用棍子敲击地面,驱赶蛇虫。白天翻山越岭采集野生香菇,等到夜深人静时,师徒几人挤在一间四面透风的土坯房,点着煤油灯和蜡烛进行菌种的分离,累到眼睛睁不开了才去睡觉。为了打消农民顾虑,杨新美还拿出自己的课题经费和个人收入补贴给香菇种植户,无偿赠送优良菌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虽然生活艰难,但每当香菇丰收,看到农民数钱时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罗信昌说。

如今,杨新美已故去13年,他的塑像依然竖立在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的广场上。受老师影响,耄耋之年的罗信昌并没有停下脚步。2015年起,他又扎根随州草店镇,为羊肚菌的推广奔走忙碌。令罗信昌欣慰的是,现在,有更多年轻的华农教师、学子也加入到科技扶贫的队伍中,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我常跟学生们讲述杨新美教授的事迹,希望他们能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治学修身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真正做到‘勤读力耕,立己达人’。”

据了解,从上世纪70年代末,历经40年,三代传承,像这样依托各自领域,深入田间地头帮扶农民的华农专家、教授共有百余人。如今,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也将越来越年轻。

长江日报记者方历娇 陶可祎 龙京 通讯员刘涛 赵静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