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冬闲田里种蘑菇 点草成金结硕果

核心提示: 14日下午,副校长吴平和教务处、植科院相关负责人应邀来到蘑菇科教基地,现场观摩新型食用菌栽培技术模式。

IMG_5305_副本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晓宣)2月中旬乍暖还寒之际,学校蘑菇科教中心冬闲田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生机盎然,一簇簇由师生在教学实习基地冬闲田中种下的大球盖菇破土而出,羊肚菌也从土缝中冒出了一个又一个幼蕾。14日下午,副校长吴平和教务处、植科院相关负责人应邀来到现场观摩指导。

大球盖菇和羊肚菌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新兴的珍稀食用菌,能够利用冬闲田进行规模化栽培,经济效益可观。我校植科院蘑菇科教中心利用冬闲田和作物秸秆发酵料,驯化栽培大球盖菇和羊肚菌,正在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菇稻周年栽培模式。珍稀食用菌冬闲田栽培模式产量高,成本低,适宜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高效转化利用了作物秸秆等副产物,有助于减少秸秆燃烧带来了空气污染,栽培菌渣还田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同时“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推广珍稀食用菌冬闲田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冬季农村闲散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种植业收益,实现稳粮增效,兼顾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心负责人边银丙教授算了笔账,“大球盖菇可收鲜菇2000kg以上,按每千克4元的收购价,亩产值8000元以上,除去原料和用工成本,每亩纯利4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国内一线城市消费逐渐兴起,珍稀菌冬闲田可成为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又一项新途径。”

边银丙教授还向吴平一行介绍了蘑菇科教中心教学实习基地的情况。教学实习基地及时引进和展示行业先进技术成果,让学生全程参与蘑菇生产的各个环节,随时观察蘑菇生长情况。学生不仅可以参与蘑菇栽培、育种和储藏加工等相关课程学习,还可以在基地进行硕彦计划、SRF项目、毕业课题和社会实践活动,使本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

这枚由教学实习基地科教融合结出的硕果,赢得了现场观摩人员点赞和思考。大家提出,建设一流本科要进一步提升农科学生实践能力,探索教学、科研、产业协同创新育人,推进专业与行业对接,“将课程建设成接地气、冒热气的金课,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引领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精英”。

审核人:边银丙

责任编辑: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