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在华中农大,坚持阅读是种什么体验?

核心提示: 5月26日晚,图书馆二楼咖啡厅,一群读书人走进共同空间共话阅读。

@DU)M%7W$G5}W4C)QL3}~ZO

分享读书故事 传递阅读之光(学通社记者 孙泊远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雨夕)5月26日晚,图书馆二楼咖啡厅,一群读书人走进共同空间共话阅读。窗外树影婆娑,室内温馨惬意,数十名大学生团团围坐,热切而坦诚地交流有关阅读的各种话题,有经验分享,有困惑求援,亦有建言献策。他们时而热切讨论,时而凝神倾听,会心的笑声和击节的掌声不时迸发。

阅读能够带来什么?对于2016级农科张之洞班陈铭欢来说,阅读让腼腆而内敛的自己找到了展示自我的信心,已经在简书平台上创作的她,如今正计划开通微信公众号进行更为广泛的分享;对于水产1602班王旭东来说,阅读改变了原本迷茫苦恼的自己,不仅促进思考也能更加深刻地感悟生活;对于地信1601班王猛来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干脆自发组织读书公益活动。

陈铭欢、王旭东和王猛,原本是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学通社记者采访报道的对象。他们没有料到,时隔月余还会有人愿意聆听他们的阅读故事,并因此而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慕名而来的数十名同学,带着真诚的交流渴望。有人关心阅读习惯养成,有人在乎书籍的载体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有人好奇别人是一次只读一本书还是几本书同时进行,有人讲求读书的姿势,有人关注书的流通性和阅读积极性,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人侃侃而谈,有人言简意赅,但没有人担心抛出的话题会没有反应导致冷场,讨论的气氛像极了夏初的傍晚,热烈而不聒噪。

如何看待阅读偏好?食安1603班李明櫆坦承自己存在阅读偏好并担心其局限性,迫切希望有阅读组织引领不同领域的深层次阅读,她说:“希望有人持续推荐不同领域的好书,引导自己走出舒适区。”对此,王猛深有体会,他自己对于社科类书籍的兴趣,就是在一位英语专业同学的推荐下一点点激发的,而他读懂《三体》也多亏了物理专业的同学所给予的慷慨科普。

跨越舒适区并非易事。对于艰深晦涩的书,有些同学选择了坚持;有些同学认为可以通过看纪录片、听书、评书等各种方式激发兴趣;有同学建议采取问题导向,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去选择要读的书;也有同学认为,根据已经读过的书扩展至同一作者的其他书籍,抑或参照豆瓣等各种媒介的荐书榜单进行选择。

不管是阅读习惯养成,克服阅读偏好的局限,还是交换阅读,甚至仅仅出于交流的愿望,大家的阅读经历和体验各不相同,但是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对于书友的渴求,却是现场所有同学的心声。有着二十多年阅读习惯的陈铭欢,喜欢抄书做笔记写书评,但她担心晒出来会招致“做秀”的嫌疑;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王猛,苦恼于校园读书人太分散,仅凭一己之力维持读书公益活动难以为继。

原计划一个半小时的分享活动,从陆续进场到主持人喊停之后仍然三三两两地聚集交流,这场关于阅读的探讨前后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主持人和嘉宾都是学生,张罗这场“寻找你•校园读书人”活动的宣传部、团委、图书馆等单位,退居幕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服务者。沉浸于分享之中的同学们,甚至没有注意到,坐在外围认真倾听的人群中,就有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彭光芒和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冯楠等人。

冯楠他们,却对这场讨论表现出超越预期的赞赏。时至新甲子元年,为推进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亟需加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倡导大家更多阅读“无用之书”,而不是仅仅为了学业才拿起书本。

冯楠在应邀发言时表示,大家对于读书交流的渴望让自己对于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你们的想法和建议,就是我们打算开展的工作,图书馆将会为大家的读书活动提供你们所需要的场地、海报设计以及各种平台服务,一切都准备好了。”她说:“现在只需要一群愿意为读书而聚集的人,希望大家珍惜缘分一起努力,肯定自己坚守自己,并发现彼此!”

审核人:彭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