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校举行

核心提示: 6月21日,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校举行。来自全国28所高校农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以及学校本科生院,植科院和各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戚杰 申璐 秦书航)6月21日,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校举行。研讨会由我校本科生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8所高校农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以及学校本科生院,植科院和各相关学院共百余位代表参加。植科院党委书记周雄主持会议。

吴平致辞_副本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平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她说,在学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背景下,本科生院和植科院发起举办此次研讨会,体现着学院和学校正在同一个频道上同频共振。她期待以学校开设智慧农业新专业为契机,广泛吸取借鉴兄弟高校农学院人才培养经验,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探索“新农科”的发展,加快培养一流农科人才。

上午的研讨会共举行了5场高水平报告。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邬大光以“关于做好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为题作报告,他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本科教育,特别是农业高校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短板,提出要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第一代”的特点,通过对短板的重新思考来达到对大学使命的重新认识。

NeoImage_副本

我校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冯永平以“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题作报告。他谈到,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趋势是向着以学生为中心、学科课程的高度交叉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创业创造与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全球胜任力的方向发展,要着力分类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农科人才,提高学生专业挑战度,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中国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兼农学院党委书记曲瑛德以“对新农科和作物学科发展的思考”为题作报告,他通过分析农业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结构特征,表示特色型的学科结构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形成“新农科”的体系特征和逻辑,以培育出“新农科”真正所需的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朱艳以“交叉融合推动农业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南京农业大学的思考”为题,为大家分享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建设人工智能专业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她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努力将信息科技与农业科技融合,通过内核基础层、支撑技术层和平台系统层的分类来培养人才,以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需要。

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严建兵以“智慧农业专业建设初步设想”为题作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可能的几种态势;同时,他回顾了我校以现代生物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农科的成功经验,表示设立智慧农业专业是我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接着,严建兵介绍了植科院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建立的作物表型、作物多维组学、作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农业智慧生产、交叉的宏观农业研究等六大平台。

下午, 在第三综合楼A705报告厅举行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座谈会。全国28所高校农学院代表们依次分享了所在学校农学院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情况,并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材与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共建共享机制等深入互动交流。大家提出,要牢固树立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主动适应和引领时代,推动重新建构“新农科”的知识体系、专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适应和引领新时代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大家表示,我国高校农学院应该在‘新农科’的建设上共思、共建、共享,拧成一股绳,构建农业教育共同体,共同把新农科做大做强。

审核人:朱龙付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