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党员微故事四】朱龙付: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担当

核心提示: “每个岗位都很重要,每个人把事情都做好做实,在哪里都能发光”,朱龙付说,每名党员都忠诚担当,那我们必将汇聚9000万党员的磅礴力量。

微信图片_20190703095310

2014年6月的一天,朱龙付接到组织电话,希望他能到石河子大学援疆。上有年迈父母、下有5岁孩童、妻子奔波上班,但朱龙付还是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去援疆,这一援就是三年。

那年7月,在北京援疆干部培训会上他为自己立下誓愿:不为当干部、不想当过客,去干点事实、扛点难事。

来到全新环境,还得倒2小时时差。这2个小时,朱龙付常用来沟通联系、整理工作思绪;刚去的一个多月,由于空气干燥,流鼻血比较常见,朱龙付就和同事们想尽一切办法让房间“增湿”;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在援疆干部餐厅吃饭,笑声一片,既可开怀言笑、又可畅谈交流,一起努力加油。

工作局面怎么打开?在农学院副院长任上,朱龙付开始发觉自己很“孤单”,很少有老师来交流、很少有学生来提问。于是,他开始主动走访教师、调研实验室。他发现,只要用真心交流、用真情沟通,老师们特别乐意与他探讨科研和教学。到了年底,他的办公室从门可罗雀变成了学院“热闹”所在。

工作瓶颈怎么克服?朱龙付发现,青年教师们的科研愿望和交流强烈,但地处边疆,交通不变产生的不仅仅是物理隔离,还有守疆建疆热情的消散。于是,他牵线搭桥,邀请院士、“长江”和“杰青”等进疆讲学。仅在2015年,他就倡导举办了27场交流报告会。在朱龙付的推动下,“全国棉花青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病毒与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等相继在石河子大学举办。

对口支援工作怎么做实?朱龙付发现,新疆的独特生产方式和光热资源对作物生长有特异性影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在现代农业生产与生态改良等应用领域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华农各学科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上的优势让他看到了合作点。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一批批华农的老师和团队走进了石河子大学的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棉花团队的青年教师都在新疆找到了合作伙伴,一批批研究生奔赴新疆开展田间试验,一个个产业问题在转化为研究课题。小麦团队鄢文豪、陈伟等青年教师留恋在石河子大学小麦团队的实验田里久久“走不出来”;李林教授感叹“新疆真是一个好地方,他的田间试验应该放到这里才好”;傅廷栋院士年近八旬还专注于将饲用油菜在新疆大地上落地开花,为南疆的精准扶贫和盐碱地生态改良奔波。兵团重大科技专项、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一个个校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在萌动、开花、结果。通过项目开展的实质性合作使两校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在日益强化。

三年援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朱龙付说,收获了满满情谊和干事的责任担当。离别时,农学院的青年教师王龙说:“我不知道这种陪伴是不是最长情的告白,但至少感觉奋斗路上一点也不孤单了。”林学系主任韩卫民很动情,她哭着说:“朱院长让大家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合作伙伴、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希望,太感谢他了!”即使两年后,黝黑精干的马富裕教授一见到朱龙付还要来个“熊抱”,“好久没有看到你了”。

“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朱龙付说,那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是援疆干部应该做的,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必须的政治担当。

“每个岗位都很重要,每个人把事情都做好做实,在哪里都能发光”,朱龙付说,每名党员都忠诚担当,那我们必将汇聚9000万党员的磅礴力量。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