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解码一间实验室的育人基因(2)

严老师和他伙伴们的故事

核心提示: 今年,严建兵课题组师生的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先后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近日,记者走进严建兵教授课题组,以素描笔法采写了几位同学的故事。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形象,并可以从中领悟和解码出这间实验室的文化基因和育人密码。

李响

李响:2011年加入实验室,目前在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

李响说,平时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

他说每个人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这个答案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怎样。他的答案是“既然生而为人,就要有区别于咸鱼的价值。”意思就是:既然人已经获得了超越其它动物的思考和行动能力,那我们就不要辜负它,用它来改变世界,让这个世界因此变得更加进步美好。

李响说,对待工作,不能用战术上的成功来弥补战略上的失败。“如果你的日常是每天跑10板PCR,想要进步的话,是应该增加50板PCR呢,还是多花点时间看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巧妙完成课题呢?”李响认为,“要走出舒适圈,从长远布局,用创新性思维和手段来解决传统问题,而不是每天只知道多干重复的事情,否则就回到咸鱼的角色了。”

近几年,李响正是基于方法创新,首次实现了植物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系列创新性的科学发现。

罗成

罗成:2016年加入实验室,目前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在读。

罗成给记者留的第一印象是“稳”。接受采访时,罗成没有侃侃而谈,往往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再回答。

2013年刚进大学时,罗成的理想是“从政”,留的后路是“搞科研”。

从大一开始,严建兵就担任罗成的本科生导师,经常在一起畅所欲言的交流。一件小事,让罗成印象深刻。2014年的春天,罗成和几个同学像往常一样到严老师办公室汇报。偶然看到,严老师密密麻麻的日程表里,有一个时间单元备注的就是“跟罗成等谈心”。这个细节让罗成有点感动,“说明严老师把和几个本科生谈心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实验室有个优点:“什么科学问题都可以想,只要是做玉米就行”。即使这个问题看起来可能搞不成,而且很花钱。

在大三时,他的理想拐了个弯,决定继续搞科研,原因是 “慢慢发现了科研的有意思之处”。 在本科期间,罗成就开展了玉米单雌配子体测序这项挑战性的工作。2019年2月,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谈到自己的梦想,罗成很坚定,“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单细胞测序的世界最前沿。”

陈露

陈露:2014年加入实验室,目前博士研究生二年级在读。

“你说人最喜欢的是什么?难道是吃喝玩乐?但我觉得物质享受差不多就行了。”陈露最想做的,是希望有更多人知道生命的奥义,让自己的研究结果拓宽大众对玉米的认识。

实验室里,陈露每天需要坐在电脑前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在这里每个人的工作都很自由,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同时,大家各有所长,合理借助别人的长处,相互合作,出结果就会更快。”

在陈露眼里,科研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大目标里有很多的小目标,而接近每个小目标就是慢慢爬升的过程。第一遍你自以为达到了目标,往后走会发现前面不对,必须退回去不断优化。”陈露曾经经历过很多次“倒退”,即使问题对于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可她认为,研究结果不应该有一丁点去误导别人,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才可能去影响更多的人。

后记:前不久,严建兵教授在南湖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在团队建设,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感悟和经验,晒出了他回到母校八年多来的成绩单。他最为自豪的就是通过具体科研项目的实施,不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八年来他在Nature Genetics(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7篇),Molecular Plant(6篇),PNAS,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3篇),Plant Journal(4篇),New Phytologisist (2篇)等主流期刊发表通讯(共同)作者文章60余篇,这些文章都是研究生和博士后为第一作者,他们中的一些已经开始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审核人:孙超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科研团队
责任编辑:杨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