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君在讲述电影技术的发展(学通社记者 汪梓言 摄)
一位同学向孟君老师提问(学通社记者 欧嘉怡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董伟骞 闫文蕾)11月7日晚,第300期狮子山讲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教授孟君以“120帧之争——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的分歧”为题,畅谈电影美学与技术。
孟君以电影《双子杀手》中运用的最新技术为话题,引入讲座内容,讲述了其为电影发展带来的突破性意义,并为同学们普及了电影相关的概念知识,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对电影技术的初步认知。
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的结合与相互影响是未来电影发展的大势。孟君表示,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是电影发展的两大要素,二者相辅相成。作为艺术的电影,前提要求具备技术基础,其次审美功能也不可或缺。其中,电影技术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呈现进化论式线性发展,强调实用性原则;电影美学则是对电影更高的艺术指标要求,属于人文科学。
谈起电影技术的重要性,孟君借助《双子杀手》中的一帧特写镜头,为同学们讲解了《双子杀手》中运用的超前技术拍摄模式。在她看来,电影的开端依赖于电影技术的支撑,电影美学建立在电影工业技术的应用性基础之上。对电影技术和美学融合的探索始终是电影制作的重难点,电影行业就如何借助新技术条件开创新的电影语言体系,拓展新的电影美学样式。
差异的产生来源于应用技术种类的不同,而技术是人类穷究至今的一个多元问题。孟君说道:“电影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持续拓展电影的艺术形式,本就是一种应有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好的技术会被发掘,不好的技术则会被逐渐摒弃。”电影技术分为动力技术与悬置技术两种。动力技术是在进化逻辑支配下开发电影探究和表现自然世界的可能性,致力于无限逼近“客观真实”;悬置技术则以实验性的技巧致力于建构一个有别于真实的多元化世界,追求“主观真实”。
目前,电影的技术形式和美学取向之间普遍存在一对各自走向极致的巨大矛盾:一方面,艺术走向纯粹形式,纯粹审美,审美日益变成装饰;另一方面,艺术又要突破纯粹形式,否定纯粹审美,要求具有美学和社会的(宗教、政治、伦理等)具体内容。电影的形式与美学两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这将使电影缺乏后继发展动力。对此,孟君提出:“无论是使用动力技术还是悬置技术,电影在技术变革和美学取向上不可失衡。”
审核人:代金贵
【人物简介】孟君,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访问学者,教育部学科评审专家,文化部艺术科学评审专家,中国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曾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学会奖等奖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