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熊航做客学术沙龙畅谈宏观农业

核心提示: 11月22日晚,第270期学术沙龙在图书馆一楼明雅书斋举行。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宏观农业研究院教授熊航应邀作了题为“经济学思维与驱动学科交叉的宏观农业视野”的报告。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曼 杨雯霖)11月22日晚,第270期学术沙龙在图书馆一楼明雅书斋举行。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宏观农业研究院教授熊航应邀作了题为“经济学思维与驱动学科交叉的宏观农业视野”的学术报告。

熊航首先介绍了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原理。经济学把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市场上,人可以分为买者和卖者,研究层次上又通过微观个体和宏观经济体分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到底是研究人如何做决策、如何权衡取舍,为什么要做决策呢,因为人们无限的欲望总会超过有限的资源。”熊航幽默地说道。而就如何做出理性决策这一问题,他提出了经济学思维中的“在边际考量”,他表示,不要考虑那么多,只需要比较付出额外一个单位的代价与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如果收益大于代价,就应该增加投资。

随后,熊航分别以一个微观和一个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例介绍了自己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他读博士期间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习计算社会科学,相较于主流经济学将研究对象假设为完全理性的、同质的、且无社会互动,计算经济学则可以更好地考察有限理性、异质的、具有社会互动的个体。他所从事的无论是微观个体还是宏观经济体层面的研究,都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动,将人的经济行为嵌套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研究。接着,熊航以在武汉某村种植藜蒿代替棉花水稻的研究为例,提出正是由于村民间的社会学习以及外部性行为等相互作用,才使得一项新品种新技术在一个传统的农村中完全扩散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以中、美、巴西之间的大豆贸易为例,分析了国与国之间的远程联系以及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耦合关联。

作为我校新成立的宏观农业研究院的一员,熊航深知在学校中开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表示,农业系统既与社会经济系统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同生态环境系统息息相关。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结合的产物,只有把这两个方面放在同一框架下研究才能全面地认识农业系统,才能提出更全面深入的政策建议。他还谈道:“跨学科合作有四个层次:我知你,你不知我;我知你,你知我;我懂你,你不懂我;我懂你,你懂我。以数据层面的合作为突破口,逐步深入到知识层面的合作。”他希望不同学科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合作共进,在大数据时代和新农科背景下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

审核人:李林

【人物简介】熊航,2006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11年到欧洲求学,研究新兴的计算社会科学,其博士论文获得欧洲社会仿真学会两年评选一篇的优秀博士论文奖。2018年放弃牛津大学的博后offer并辞去苏黎世联邦理工的research fellow回到母校工作。现在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宏观农业研究院(MARI)担任PI,开展农业系统的经济-自然耦合建模与实证、农业技术扩散、农村社会网络等话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郭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