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育种与种子工程党支部:三代初心传承,实干践行使命

核心提示: 自我校9月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育种与种子工程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老中青三代党员传承初心,互勉使命。

自我校9月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育种与种子工程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老中青三代党员传承初心,互勉使命。

坚守原则的老党员——傅廷栋

如今已经81岁的傅廷栋院士是育种与种子工程党支部中党龄最长的党员。 “德高望重”是支部党员对傅老的一致评价,但傅老从不因此搞“特殊”,始终把一名党员的原则放在工作第一位。

每当党支部开展活动,总有一个低调而平和的身影早早地出现在场边,那便是傅老。数十年党员生涯走过,傅老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原则的坚守。如今,在支部活动中,他仍会尽可能地克服身体困难,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当需要去外省出差时,傅老也从不含糊,都会严格按程序履行请假手续。育种与种子工程党支部书记金双侠回忆到,傅老有一次去新疆指导当地饲料油菜的生产,出行前便给当时的院党委书记朱正宁和他分别发短信请假。短信中,傅老的语言朴实亲切,“我为一位老党员、著名科学家能够如此恪守组织纪律而感到惊讶和敬佩。”金双侠看后不免发出感叹。

傅廷栋院士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也给年轻一代的党员树立了榜样。在党支部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金双侠总对年轻的支部党员们说:“从一件小事上就能体会到傅老坚守原则的精神,这激励着我们新一代党员更要坚定原则,我们的原则就是初心、就是使命。”

扎根一线的中代党员——刘永忠

黝黑的皮肤,硬硬的胡茬,憨厚的笑容,地道的农民——这是绝大多数人对于刘永忠的第一印象。上世纪末,目睹了跨国公司的玉米品种相继占据东北、华北等玉米主产区,并逐步进驻黄淮海平原后,迫切寻求突破的刘永忠将目光瞄准了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的西南山区。

玉米是夏季作物,只有在日最低温度高于20摄氏度以上,才能正常生长1989年,刘永忠背着一袋玉米踏上了驶向海南的巨轮,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做到“一年两种”或“一年多种”,他选择了“南繁”,每年冬季去往气温20摄氏度以上的海南陵水和三亚育种。那时,他的初心便是通过刻苦钻研让中国玉米打破欧美种业巨头对中国玉米产业的垄断。为了加快科研脚步,一年里,刘永忠有300多天都奋斗在育种一线。30年来,他甚至没有在家过一次春节。

2013年,刘永忠培育的玉米杂交品种“华玉11”以1000万元刷新了我校科技成果转让费记录。如今,他所研究的玉米品种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得到广泛推广与种植,既为国产玉米种业发展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也为当地农民创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让自己的初心在实干中一步步达成。

学以致用的新代党员——陈伟

32岁的陈伟,是我校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工作认真,能力突出”是金双侠对他的评价。作为新生代力量,他在工作之初就展露锐气,是支部公认的业务骨干;作为一名科研人,他的研究领域可谓“高大上”;作为一名党员,他却足够“接地气”。

2017年刚入职时,他便随支部到十堰市农科院交流,对口支援当地的农业发展。十堰市武当山适合药用植物生长,但科研能力不足。陈伟结合自己在植物代谢方面的研究专长,为药用植物的营养成分积累和栽培管理提出了专业意见,并帮助当地产业做植物的药用成分分析,促进当地药物种植实现“量变和质变”的双重升级。以自己的所学造福社会,为国家的农业做出贡献,便是陈伟作为一名科研人、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三代初心的见证人——金双侠

“我们有幸身处这样一个比历史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拼搏,没有理由不报效祖国。”作为老中青三代党员勤勉工作的见证者,金双侠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也以此自勉。他希望将支部的优良作风和精神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金双侠还担任了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植物生物技术)的副主编。他带领团队运营着“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在为华农学子分享全国最新科研成果,金双侠还希望能将华农的学术话语带到更广阔的世界平台。谈及多年来的工作体会,他说道:“作为科研工作者,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把自己的个人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利益相一致,把自身的职业发展同社会需求、国家发展趋势向结合。”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罗正威 孙林)

责任编辑:黄雅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