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光明日报】华中农大首次开展博士研究生“云答辩”

核心提示: 3月20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一场特殊时期特殊的博士论文答辩正在“云端”进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王浩同学成为学校首位参加线上视频论文答辩的博士研究生。

“请王浩同学开启并转动摄像头,拍摄自己所处环境,证明环境独立、封闭,满足答辩要求。”

“经观察,王浩同学所处环境符合答辩要求。”

“请全体答辩委员及督导员打开摄像头。”

“请答辩主席张祖新教授主持答辩。”

……

3月20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一场特殊时期特殊的博士论文答辩正在“云端”进行。

答辩仪式神圣庄严

当日早上8点50,博士研究生王浩的答辩腾讯会议室正做最后的调试和准备。博士后辛强通过QQ群消息向所有参与者发布腾讯会议地址,并提出答辩会注意事项:所有人关闭摄像头、开启静音、关闭微信或QQ等社交软件……

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B404办公室,答辩秘书涂礼莉教授正端坐在电脑前,等待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112名师生汇聚到腾讯会议室中,“围观”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答辩。

涂礼莉从基本信息、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实习、盲评结果、论文写作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王浩的情况,经审定他符合答辩要求。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答辩的学术水平要求应与线下答辩一致,认识到答辩仪式是神圣庄严肃穆的。”答辩主席张祖新教授宣读了答辩委员、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员、学校领导名单,并提出答辩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答辩质量,网上答辩实现了全程录音录像、截屏截图,保证首次远程视频答辩公开、严正和透明。

答辩全程充满专业精神和严肃氛围。上午11点04分,答辩进入休会,答辩委员会成员在群讨论,其余师生悉数离开视频会场;11点07分,答辩委员会通过不记名电子投票方式表决论文是否通过答辩;11点15分,答辩决议形成,答辩主席公布答辩委员和督导专家表决结果。

答辩过程坚持真理

“感谢各位老师参加我的答辩,特殊时期我特别感动。我的答辩主题是‘甘蓝型油菜千粒重的遗传分析与主效QTL cqSW.A03-2的精细定位’……”随着王浩的论文陈述,答辩时间开启。

答辩历时2个半小时,既有王浩的汇报答辩,又有委员提问,还有在场同学“举手”探讨,此次论文“云答辩”充分展现了对学术的礼敬和对真理的求索。

“多倍体数量性状QTL克隆很艰难,你连续做了6年定位,把基因定位在12.4Kb区间,显示出你的努力与勤奋。”答辩委员华玮教授肯定了王浩的工作。但她同时也指出,研究过程中在油菜产量“三因子”考察、含油量考察和基因克隆等相关研究上,还需进一步优化和深入。

图片1

答辩委员林忠旭教授对论文的艰辛感同身受,他说,自己从事四倍体棉花研究,深知油菜研究不易。肯定的同时,他对论文的细节提出了批评:标记开发参数需要在论文中写清楚、标记排列要按染色体顺序排列、中英文对照不符合论文要求、发表文章列表罗列不规范……他还接连提出了几个学术问题。答辩委员郭亮教授、范楚川教授、张祖新教授同样提出了很多细节问题。

“下面请在场的师生‘举手’提问,请答辩秘书为提问者打开麦克风。”随着一问一答的辨析和探讨,论文答辩渐入佳境。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宋易先率先提问,他向王浩表示,论文从研究过程、研究技术、表型考察上可以进一步优化。

答辩形式创新赋能

这场特殊时期的特殊答辩形式吸引了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及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的目光。

“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博士论文答辩,也非常荣幸的成为了我校第一个参加远程视频答辩的研究生。非常感谢学校在特殊时期为我构建的线上答辩平台,使我能顺利地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这将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和最值得铭记的一天。”答辩结束后王浩兴奋地说到。

图片2

全程旁听答辩的华中农大校长李召虎教授特意向摄像头竖起了大拇指,对这次“云答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这次远程视频答辩在特殊时期具有非凡的意义,更是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他说,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始终把保证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据了解,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华中农大将有更多的研究生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答辩,力保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在坚持质量不降、标准不变、注重学术规范,环节不缩水、程序要规范、方式更便利,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生如期毕业。(原载光明日报客户端 光明日报全媒体武汉一线报道组 通讯员蒋朝常)

责任编辑:孙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