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新华社】武汉大学生的别样暑假

核心提示: 因为疫情,武汉百万大学生返乡后一直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彰显武汉大学生的风采。

新华社武汉7月17日电(记者李伟)早晨8点,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2018级本科生曾戬到达滠水河大堤防汛指挥中心,随后开始沿岸巡逻。

巡逻不是简单走来走去,而是要观察水面,根据是否有水泡,来判断安全情况,还要记录水位。巡逻一趟,就要半小时。一天下来,曾戬巡堤十来趟。不巡堤的时间,他在堤边“眼盯死守”。

曾戬家住武汉市黄陂区。近一个月来,武汉遭遇梅雨季多轮强降雨袭击。上完网课放假之后的他,主动报名参加防汛工作。

“虽然很辛苦,但是想到之前武汉战疫,那么多人逆行支援,作为一名大学生参加防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曾戬说,年轻人更应该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武汉工程大学学生曾戬(左一)巡堤情景。(武汉工程大学供图)

武汉工程大学学生曾戬(左一)巡堤情景。(武汉工程大学供图)

这个暑期,参与各地防汛工作的武汉大学生很多。在长江干堤护城堤段,湖北嘉鱼县鱼岳镇石矶头村村干部汤宗权对主动请缨的大学生汤池、汤志伟竖起大拇指。汤池、汤志伟都是武昌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在学校,他们是入党积极分子,热心于各种志愿公益活动,疫情期间还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记者初见汤池和汤志伟时,他们显得很腼腆。可戴上“防汛值班”红袖章的他们,拿着铁锹凿起沟来,却有模有样。巡堤、除草、开沟、压渗……他们和村民一样从早到晚坚守,丝毫不懈怠。

“我们的学生不畏艰险,主动加入当地防汛救灾队伍,而且很多是2019级定向培养士官生。从战疫到抗洪,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担当。我们要为这批‘00后’新青年点赞。”武昌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大耀说。

因为疫情,武汉百万大学生返乡后一直分散在全国各地,但是大家都心系武汉这座城市。“这个暑假,我很充实,也感到很有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2018级本科生苏正民,白天在凉山州教育基金会从事志愿服务,晚上去打工。这位彝族小伙子说:“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生活,都很重要。”

记者联系采访他时,他正带着一位朋友去义务献血。受疫情影响,各地血站血液库存告急。返乡的苏正民以这种“充满热血”的方式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他总共8次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心血站无偿献血,每次献血他得骑行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血站。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8级学生孙林回到巴彦淖尔,主动找到当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一名义务实习社工。她为社区儿童精心准备了自护讲座,还入户探访困境儿童家庭,收集孩子们的“微心愿”,联系社会爱心力量帮助十余名儿童达成小愿望。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孙林(右一)正在做志愿报告。(华中农业大学供图)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孙林(右一)正在做志愿报告。(华中农业大学供图)

覃乐源是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社会治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在湖北宜城市板桥店镇客串销售员,通过联系亲戚朋友、晒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帮助当地贫困户售桃。他走村入户调研,汲取大量学校与课堂之外的“营养”,这也让他坚定了毕业后回乡投身乡村振兴的志向。

“我们正筹备成立公益组织,精准志愿帮扶疫情中牺牲的医护人员子女。”武汉大学“与逆行者同行”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曾告诉记者,战疫期间,武汉大学共有1378名大学生志愿者与641名孩子结对,他们为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在线家教和心理辅导,这一服务一直延续到暑期。

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战疫、防汛救灾中都有武汉大学生的身影,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提供了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这有助于激励感召更多年轻人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原文链接:武汉大学生的别样暑假

责任编辑:鲁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