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正莲)9月18日下午,迎新季组委会工作总结交流分享会在图书馆二楼嘉书咖啡举行。组委会五十多名与会者交流分享了指导、支持师生组织迎新季文化活动的故事和感受,并对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建议。校党委书记、校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高翅来到会议现场,会议由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文化办副主任冯楠主持。
“一开始担心时间紧任务重效果有限,后来发现是多虑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梅斌今年第一次参与学校迎新季活动,他没想到这些小型分散参与体验为主的文化活动很受欢迎,有些新生甚至拉着家长一起参加。在他负责的“品味传统桂浆文化,探寻生工学科之美”学科文化体验活动中,他发现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远超预期,就连女生都非常积极地体验“品酒”,有些同学对品酒的理解程度也让他非常惊讶。这种出乎意料的感觉促使梅老师在对接任竹青老师做分享嘉宾的青年科学家面对面活动时观察发现,参与活动的同学大多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活动效果比一般的报告大会好很多。
正如梅老师一样,很多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些小型分散参与体验为主的活动很受欢迎,而且师生自己组织这些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理学院副书记祝鑫负责指导新生自主交流活动,在她和团队老师们联系的70多名新生中,有50多人愿意分享交流,后来参与分享交流的同学也都非常积极主动地跟参与者互动讨论。“开放共享的个性特征呈现出的青春萌动特别打动人。”这个发现让祝鑫特别感慨,她说:“这些新生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乐于自我探索,他们非常愿意分享,也有能力分享,善于分享,愿意挑战自我。”校团委陈超奇也曾在路上无意间听到有同学相约,未来自己也要组织这类分享交流活动。
不仅同学们参与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老师们也越来越期待能够更多参与到这种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去。人力资源部任超在对接青年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中就发现,青年科学家们非常愿意参与,互动中同学们的提问也很好,“科学家意犹未尽”。 作为组委会工作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尚书老师在对接青年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中,被分享嘉宾高坚老师打动,进而想要去跑马拉松,而自己作为嘉宾在分享敦煌文化过程中发现有一位对石窟感兴趣的同学看过的石窟比自己还多之后,他决定自己也要去看更多石窟。“抛开学术探讨非常生活化的话题很有意思,”唐尚书说,“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你以什么方式迎新就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高翅认为,迎新季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组织方式上尊重师生需求,在自由平等中互动交流,这启发我们,组织任何一项活动都要认真思考,育人意义在哪里,哪种方式更容易被接受,进而外化为其行动。高翅希望未来有更多老师能够参与,期待这种活动组织方式能够延伸到学术活动,通过沙龙化的学术交流推动创新,他说:“不从学问谈起,但最终落脚点一定是为人、为学。”
“要想校园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需要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要主动跟套路、模式、本本说‘不’,但不要轻易跟同学们说‘不’。” 高翅认为,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应该是学生有创意,老师参与,精彩纷呈。期待年轻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构建知识和意义世界,而学校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提供更多有利于交流的活动场所,他说:“校园里的每一片草坪都应该是用来读书、探讨学问的,每一片草坪都应该洋溢着青春的魅力。”
在持续了一个下午的分享交流中,与会老师们也提出了迎新季文化活动中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活动密集、地点分散、宣传推广不足、如何更好地满足师生需求等。今年迎新季学校策划举办了118项文化活动,迎新季组委会数十名老师全程参与,确保每一项具体活动都有老师指导,协助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
审核人:彭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