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一流博士研究生是门大学问

——专访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殷平

核心提示: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先试先行,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依托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率先探索和践行“理农结合、科教融合”的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记者就如何培养新时代生物学拔尖创新博士研究生,采访了该院副院长、生物学教授殷平。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先试先行,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依托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率先探索和践行“理农结合、科教融合”的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记者就如何培养新时代生物学拔尖创新博士研究生,采访了该院副院长、生物学教授殷平。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强调,“今天的研究生,就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学术能力、学术作风、志向追求,决定了整个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学的初心和使命,一流博士生教育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结合自身经历和实践,愈发感到如何培养一流博士生本身是一门需要长期探索的学问。有以下几点认识,与大家交流共勉。

培养学术志趣是一流博士生培养的根本要义。学术研究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辛的事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能投机取巧。这就要处理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关系,将学术追求作为人生的长远志向,激发恒久的兴趣,体验真正的乐趣,培养“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学术志趣。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学术志趣,才能拥有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才能在研究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才能够经得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考验,才能收获“柳暗花明”的幸福体验,修成学术“正果”。培养学术志趣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立学术志”。一方面是追求学术本真。一些不良风气污染了高校这片学术净土,出现被所谓的“收益”牵着走、心为物所役的“魂不守舍”现象,这是浮躁、焦虑的社会风气在校园内的映射。做学问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去追求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而是要明白学术不是经营,不要急于将学术“变现”,要常怀敬畏之心,将热爱和探究真理作为人生目标,遵循客观规律和发展逻辑,在象牙塔里淡泊名利、专注学问,不要把论文、学历、奖项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而要追求做真学问、成真学者。另一方面是涵养大格局。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学科、学校、国内,而要放眼世界;不能把焦点放在个人身上,而要整合团队的力量;不能满足于浅尝辄止,而要实现更深入的原始创新突破。做学术研究就是要瞄准关键领域的空白,力争把研究成果写进教科书,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

导师指导水平是一流博士生培养的首要支撑。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生的培养定位和培养特点决定了导师的指导遍布于博士生培养全过程,其在学期间与导师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导师的人生追求、道德情操、思想方法和治学态度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博士生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提升导师指导水平,是培养一流博士生培养的首要支撑。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导师要加强自我提升。首先是提升学术水平。导师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准线,因此导师要保持学习能力和热情,潜心专研、严谨笃学,提升自身学问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选择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或者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将学生带到科学前沿。其次是提升育人水平,导师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与其说教不如率先示范,通过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导师要虚心学习“如何做导师”,多看、多听、多理解,不给学生贴标签,倾注更多耐心和爱心,不断调整指导方式方法,把学生当做科研伙伴共同成长。二是要因材施教。由于个体差异,很难让同一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学业上保持齐头并进,为了提升个体成才质量,实现全局最优化,就要注重因材施教。这是个老生常谈的方法,但恰到好处地用起来却并不容易,需要导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观察、关心学生,对学生性格特点、思维特长、职业规划等有清晰准确的判断,再结合本实验室课题研究,布局个性化研究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地指导,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三是导师眼里要有“人”。研究生培养的初衷是立德树人,科研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因此,导师要从为学生一辈子幸福着想的角度看待博士生培养。当前,博士生科研压力普遍较大,课余生活也十分单调,导师要注重对博士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家校互动,营造和谐、融洽、友爱、互助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育人软环境是培养一流博士生的重要保障博士生的培养,不仅是科学知识和研究技能的传授,也是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是对研究生学术追求与创新品格的塑造。建成倡导平等独立、为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软环境,对培养一流博士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要鼓励平等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定期开展siminar组会、学术沙龙、学术报告例会、与科学家面对面等,组织师生共同研讨和思想碰撞,鼓励学生培养倡导追求真理、勇于挑战的科学精神。二要聚焦学科交叉前沿,激发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创新思维从哪来?从系统的文献归纳和凝练、从不同学科的交叉、从师生互动中的灵光一现获得启发。定期就高水平研究成果开展研讨,组织不同实验室、不同学科间的互动讨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让博士生足不出户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对话……找到创新性思维后,导师与博士生共同把创新性想法付诸实践,坚持“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把创新思维变为创新成果。三要树立朋辈榜样,培育卓越意识。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学生是实验室历史的创造者,将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列入实验室大事记并展示出来,通过“朋辈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术自信、坚定学术理想,打破思维里的“墙”,在“同龄人”的学术成就中找到指引自己的方法和动力,形成可复制、可学习的学术经验和学术文化。

(通讯员:宋丽波   审核:镇志勇)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