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刘鸿艳:恩师如灯 照我前行

核心提示: 2月5日起,我校面向13家联合培养单位的141位新增导师进行了为期75天的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导师们结合成长经历和所感所思,就如何更好地肩负起导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撰写了心得体会。

编者按:2月5日起,我校面向13家联合培养单位的141位新增导师进行了为期75天的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导师们结合成长经历和所感所思,就如何更好地肩负起导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撰写了心得体会。即日起,南湖新闻网将对部分导师的感想选登刊载,以飨读者。

当面对“如何做研究生导师”这个命题时,我不由地想起我的两位导师。他们风格迥异,却都让我受益良多,如同明灯,一直指引着我前进。

“严谨”是我的第一位导师郑成木老师给人最深的印象。从开题报告到大小论文,他都逐字、逐句、逐标点的修改、斟酌,字里行间无不展现出严谨规范;汇报交流要求内容熟记于心,表达精准简炼,有些更是要组织几次预汇报,一则对学术内容反复推敲,二则对时间把握、语言表达、PPT文字图片的设置排版等反复修改调整,力求规范准确美观。正是这样的训练,使我的综合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郑老师的影响下,一丝不苟、严谨治学成为我始终坚持的科学态度。

我的第二位导师罗利军老师对我的影响则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申报上海市重大项目,对于当时博士在读的我来说,有种无从下手的惊慌失措。罗老师耐心地教我如何将科学问题与国家发展需求关联、怎么把科学理论探索和技术研究联系在一起,带领我寻找科学问题存在的瓶颈、归纳总结现有工作基础与技术关键等,这种训练让我受益匪浅。

此外,两位导师在为人处事上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是责任感。在我刚刚转博的时候,郑老师确诊肝癌晚期,直到手术前他考虑的还是课题组的项目、老师和学生,并对我们做了妥善的安排。我当时满心的悲伤和感动,现在回想起来,深深地领悟到这就是一种对工作、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也正是因为郑老师身体健康的原因以及研究内容的相关性,我来到了罗老师的课题组继续研究并最终留下工作。从节水抗旱稻的理念到实践,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罗老师始终在探索变革传统水稻种植方式,如何使水稻生产更生态环保、更节本增效,怎么让农民收入更多、老百姓吃得更健康、粮食安全更有保障。罗老师的这种精神引领深深地感染着我,我想这就是家国情怀吧。

“培养研究生不是只来做做实验,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更好的融入社会,学会在社会立足的本领。”罗老师这句“口头禅”让我意识到导师的责任。导学关系既是师生,还胜似亲人,如同父母孩子,亦或兄弟姐妹。导师在知识传授、课题研究、论文指导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在科研共事的朝夕相处中与学生聊家常、谈人生,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在双方的非正式交流中的自然流露而潜移默化,有些影响或许短期之内难见成效,但常常会在学生的人生长路中留下痕迹,影响其努力的方向和后续的发展。

两位导师用实际行动教导我如何做好导师,一要有大学问。正所谓“学高为师”,只有潜心钻研,不断提升自身学问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才能切实履行起其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的责任。二要有真追求。科研不是花拳绣腿,应该聚焦国家和社会需求,筑牢原始创新根基,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寻求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前进一小步。三要有高品德。在科学研究中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优良的道德准则和人格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四要教真功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研究生“会学”,帮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归纳总结和写作表达的能力。

归根结底,导师是育人的岗位,应回归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上来,秉持“治学必先做人”的原则,将思想引导与行为示范相结合,于细微处潜移默化感染和影响学生。

【作者简介:刘鸿艳,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抗逆分子遗传学研究,系我校联合培养单位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副研究员刘鸿艳,研究生院宋丽波协助整理  

审核人:马华力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