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团快报 > 正文

走进考古世界 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做客狮子山讲坛

核心提示: 5月28日晚,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做客狮子山讲坛,带领同学们走进考古世界,了解我国古代墓葬防盗措施的变迁。

高蒙河教授做客狮子山讲坛(学通社记者 张鑫琪 摄)

高蒙河教授做客狮子山讲坛(学通社记者 张鑫琪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吕梦涵)5月28日晚,第319期狮子山讲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做客讲坛,带领同学们走进考古世界,了解我国古代墓葬防盗措施的变迁。

高蒙河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墓葬”“坟墓”“陵寝”“地宫”等墓葬考古名词的概念,并谈到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是盗墓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史前时代少有盗墓发生,而在夏商时期,古墓不盗的现象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有目的地增强防盗意识。”高蒙河以商周王陵多深埋为例,讲述了中国古墓防盗措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土坑深埋。“然而深埋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于是人们想到了积石和积沙的手段。”高蒙河通过图片展示及原理阐述向同学们介绍了“积石墓”与“积沙墓”在防盗方面的优点,并以河南平顶山西周时期应国墓地积石墓保存完好的实例予以佐证。

高蒙河表示,汉代以前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墓”,到了汉代,古墓防盗措施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其标志是出现砖室造墓特别是“凿山为陵”的做法。他详细讲解了砖室造墓代表——曹操墓和“凿山为陵”典型代表——河北满城汉墓的结构特点。“什么是金缕玉衣?”“为什么盗墓贼轻易不盗玉片?”“乾陵里面可能埋藏着怎样的珠宝?”“为什么不再主动挖掘乾陵?”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抛出,穿插着奇闻轶事,让讲座现场掌声不断。设置假墓也是古代墓葬防盗的一个重要手段,高蒙河展示了“上虚下实”的宋京墓和“两假一真”的吕大临墓的墓葬结构设计。“明清时代更多地用上好砖石材料修造陵寝,陵寝内部防盗设施和陵园守卫制度也不断完善,进入了古墓防盗历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砖石并重、内外设防。”随后,高蒙河漫谈了定陵地宫金刚墙、开启定陵之门的“拐钉钥匙”、孙殿英盗挖清东陵等故事。

最后,高蒙河向同学们推荐了《中国盗墓史》《盗墓史》等著作。他认为,盗墓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比较真实地记录考古过程,值得阅读。

审核人:代金贵

【人物简介】

高蒙河,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曾任过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上海文博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今年倡导公众考古普及工作,策展过多家考古博物馆,策划过多部考古综艺节目。

责任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