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生科院名师面对面共话教师成长之路

核心提示: 5月27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举办主题为“名师成长之路”的生科导师学校培训交流活动,孙明、姚家玲两位湖北省教学名师与学院三十余名青年教师一起品茗论道,共话教师成长之路。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时萌)5月27日下午,第一综合楼A206会议室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正在举办主题为“名师成长之路”的生科导师学校培训交流活动,孙明、姚家玲两位湖北省教学名师与学院三十余名青年教师一起品茗论道,共话教师成长之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孙明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张启发、喻子牛、郑用琏等老教师的影响和指导下不断成长蜕变的历程。他认为,要把立德树人的使命当成一种“信仰”,教学名师不仅是经师、能师,更应该是人师,要永远热爱三尺讲台、永远把学生放在心里,做师德表率、育人的榜样和教学能手。他用“谋生的手段”“默默耕耘的教师”“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教育家”等关键词,生动阐述了教师职业发展境界提升路径。他希望青年教师们“对教学应心怀敬意与热爱,对科研应坚定方向与决心,对挑战应永不言弃并坚持不懈”,学会不断从失败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不惧怕课题落选、论文被拒,放平心态,在坚守中不断积累与进步。

溶“盐”于水,润物无声

姚家玲教授以“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体会,她认为,大学所有课程都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三重功能。她分析了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认识偏差、联动偏失、实践偏离、评价偏颇”四大问题,并推荐老师们采用“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育人方法,针对学生成长特点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契合的德育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生命之美与人格之美、责任与担当,探索 “专题嵌入、画龙点睛、隐形渗透、元素化合” 的融合手段,构建熏陶濡染“双通双动”的思政模式,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衔接。她以《植物学》系列课程为例,强调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有机融合有效途径的重要性,分享了《植物学》教学团队形成的课程思政“六个一”成效的过程与经验。

两位老师的分享引发了现场教师的强烈共鸣。青年教师周志鹏教授认为,两位老师所分享的经验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非常及时地解决了自己思想困惑。徐曙彤教授表示,“本次培训收获满满,从两位名师分享的成长奋斗故事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前行力量,增加了自己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感,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未来努力方向和路径,希望学院多举办更多帮助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培训交流活动”。

审核:范金凤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