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聂江来 通讯员 陈诺 刘彤)七天授课,28个小时的志愿时间,150多名小朋友,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实践团队来说,这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惊喜的旅程。
7月8日至7月16日,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农附校托管暑期实践团的8位本科生以“生命的夏天”为主题,自主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实践活动。以“生命”为核心与出发点,队员们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不同维度,与同学们携手共度暑假。
经过17天的反复斟酌讨论,暑期托管的课程最终就自然灾害、生物科普、航天科普、党史学习、简单魔术等五个方面展开。基于主题,队员们开展了细致的课程准备——作为首次迈上小学讲台的老师,八位队员仔细誊写教案、逐一假设排查授课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并预先设计解决方案,进行了完备的课程准备;伏案备课之余,队员们也根据自身的课程设计采购相应的教学材料,通过授课、课件、游戏三位一体,构建良好的课程闭合回路。
实操演绎 让知识活了起来
如何让附属学校的小朋友们对课程更感兴趣?如何能够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小朋友?队员们巧妙地将多样化的小游戏融入课堂,从而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很好地提升了课程中的知识密度。
在自然灾害知识科普活动中,队员陈诺和韩振昊在授课中穿插组织了头脑风暴,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对地下世界的想象,以思促学,引领他们拓展思维的边界,更好地理解地震发生的原理,让孩子们学会在突发的险情下保护自己、规避灾害。
在魔术奇妙世界探索课程中,队员们精心设计“硬币魔术”“纸牌魔术”和“皮筋魔术”,在欢声笑语中,小朋友们对魔术世界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也很好地锻炼了孩子们地动手实践能力,勇于挑战自己不熟知的领域,积极地探索生命的外延。
队员为孩子们表演纸牌魔术 (通讯员 刘彤 摄)
课程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生物科普课堂中,队员们介绍了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科普了病毒、细菌的特点,讲述了袁隆平爷爷的科研故事……小朋友们对生物学科研究有了更多的认识。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队员们问道:“生物有哪些共同点?”“他们都有色彩!”孩子们对于某些问题地回答与认识或许并不够准确,但朴素的诚挚的答案也给队员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或许人类认识生命的角度,最初都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的,同学们用他们稚嫩的言语展示了他们心中的关于美和生命的世界。
在航天科普课程中,队员郑梦瑶以嫦娥工程为例讲述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探月史,并结合图片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月球车玉兔号在遥远的月球上守望家乡的故事。月球只是人类深空探测之旅的起点,与地球环境相似的火星是人类的第二个目标。实践团队为小朋友们打开中国梦航天梦知识之窗,中国一代代航天人对宇宙与太空的探索也就是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拓展延伸,希望航天精神可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通讯员 刘彤 摄)
在授课中教学相长、探索求知
在“回顾党史历程,继承红色基因”党史科普课堂上,队员聂江来和刘川浩设计了“击鼓传花,我来讲党史故事”和角色扮演还原历史场景等小游戏,以实践求真知,寓教于乐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小朋友们在剧本排练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团队协作的能力,他们认真稚嫩的表演让教室里多了许多欢声笑语,也让其他小朋友对中国第一位劳工律师施洋的故事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带给了同学们关于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的思考。与此同时,队员们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小朋友眼中的红色基因是什么样子。其中来自五年级的刘正一同学,和我们谈到他从三岁就开始翻阅家中的党史书籍,所以对革命先烈的故事十分了解,他说这些人物带给自己许多正面的影响。
授课中,队员们经历了从紧张,担心到娴熟自如;在每次授课结束之后,大家都会进行讨论、及时开展反思学习。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水平,已经完成授课任务的队员会对还未完成教学任务的队员们进行教学水平的指导,基于实际删去了过难与过简单的教学任务,并且根据学生需要添加了相应的教学模块。同时,作为首次参与小学教学的老师,队员们在教学艺术层面也开展了自己心得的交流,力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前往附校开展暑期托管活动的过程是队员与授课学生们双向交流、双向成长的过程。不论是课间孩子们积极邀请队员参与到他们的休闲活动中,还是课后主动分享她们上课过程里的所思所想所得,孩子们敞开的心扉也让实践团队了解到了他们的童真世界。
审核人:范金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