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光明日报】为强农兴农蓄势,为乡村振兴赋能——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核心提示: 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日前在吉林农业大学召开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

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日前共聚吉林长春,在吉林农业大学召开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新农科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合力推动新农科建设再深化、再提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质赋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农林教育战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紧围绕“三农”事业发展需求,埋头苦干,接续奋斗,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成效喜人,前景可期。

初心: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莱斯·布朗曾提出这样的质疑,引发一时轰动。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国不仅基本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还实现了诸多农林领域的技术突破,质疑声不攻自破。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农林教育人的智慧和汗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推进会上强调,答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卷、答好国家粮食安全之卷、答好生态文明建设之卷、答好世界发展贡献之卷,这是高等农林教育战线的初心和责任。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始终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加快新农科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唱响“三部曲”。2019年6月的“安吉共识”提出新农科建设的新理念,随后的“北大仓行动”进一步推出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当年年底的“北京指南”更是开启新农科研究与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新农科建设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

——开展耕读教育。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工作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增强学生在“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能力。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农业也在变。从全球人口和粮食供应带来的挑战,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高等农林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新农科建设恰逢其时。”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说。

决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如果时间倒回三年前,吉林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大四学生邢宸溪绝对不会想到,自己读的“冷门专业”会变成“潜力股”“香饽饽”。

吉林是农业大省,更是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吉林农业大学探索“三融三通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中外融合,身份互通、成果互通、经费互通,政用产学研一体化育人,着力把农业大省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

谈及该育人模式,邢宸溪特别提到八个字——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他表示:“我长期跟随老师在梨树县‘科技小院’开展玉米大斑病绿色防控工作,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了解。未来,我要深耕植物病害绿色防控领域,以实干回报家乡的黑土地。”

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新农科建设启动以来,改革的东风温润了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甚至是荒漠地,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建设路径,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农林教育规律的认识,以最大决心肩负重要使命。

在首都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率先打造全国首门《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

在三江平原,黑龙江出台《涉农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实施意见》,以涉农专业优化支撑区域农业发展。

在九曲通衢,华中农业大学开创智慧农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农工、农理、农文交叉融合。

在西北大漠,兰州大学建立的合理利用与改良草地的技术体系,累计治理退化草地2722万公顷。

在南海之滨,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食品集团深化协同育人,“校内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公司实习实训”的培养模式促成校企双赢。

兴农报国,时不我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坚定地说:“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我们定将牢记使命担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打造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新范式。”

恒心: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新农科建设成效如何?未来,面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农科建设又有哪些重点需要突破?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如今新型农林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都大幅提升,在强化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优化涉农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建设、创新涉农人才培养路径、推动信息技术与农林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服务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农民第一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要深刻领会面向乡村振兴加强农林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重要性,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农科建设要从五方面发力,一是抓好涉农专业学生耕读教育,二是抓好农林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三是抓好学科交叉融合,四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五是抓好农科教协同育人。

记者注意到,本次推进会的参会嘉宾除高等农林教育战线的干部师生外,还有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协同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完善。一位涉农高校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新农科建设绝不是教育系统一家之事。比如要想提升农林专业生源质量,就应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县管乡用、免收学费’改革,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晋浩天)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2e1fd29462e4453cb0457881d702d9e2

责任编辑:肖嘉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