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外寒风袭人,棚内眼镜瞬间雾化。仙桃市张沟镇肖脑村,升腾的热气预示着丰收在望。
一颗颗“红松茸”正在棚内“暖床”孕育而生,不时探出一个个呆萌的“脑袋”。大棚一旁,菇农陈军手捧着一簇憨态可掬的“红松茸”,会心地笑着。
长期在这里指导一线生产的华中农大边银丙教授说,“红松茸”的学名是大球盖菇,也叫“赤松茸”。但在仙桃,菇农更喜欢叫它“红松茸”。
陈军说,这个“昵称”不但好听,还为他们带来了增产增收的喜悦。
教授说:“三种效益占齐了”
进入武汉市蔡甸区奓侏儒山,一排排大球盖菇种植大棚整饬一新,给深冬季节增添了一抹亮色。
边银丙说,这类大球盖菇原本产自东欧,以其广泛的气候适应性在中国扎下了根,“它有三大效益,经济效益:冬季一级市场价平均每斤20元,远高于其他种类;社会效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赋能共同富裕;生态效益:转化利用农业秸秆废弃物,利用冬闲田进行了菇稻或菇菜周年栽培,实现菌渣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站在一旁的老菇农笑着补充道“关键是特别好吃、营养价值高!”据了解,大球盖菇富含蛋白质和多糖,口感脆嫩,鲜味浓郁,不仅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还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缓解精神疲劳等功效。
“已经出菇了多少?”“估计亩产多少?”在奓山镇中湾村,边银丙和菇农在田坎上算了一笔账:一个棚最少产5000斤,可达到10000斤,这样的产能最大限度利用了冬闲田和作物秸秆废弃物。
在仙桃市张沟镇肖脑村,5个遮阳棚覆盖的大棚引人瞩目,“稻鳝菇科技小院协商议事基地”更是引人围观。“这里示范推广的是菇稻鳝生态种养模式,实际上是将仙桃张沟镇黄鳝网箱养殖与优质稻生产结合,将水稻生产与大球盖菇栽培有机结合,解决了仙桃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边银丙说,“利用稻田和秸秆种菇,利用种菇的残余菌渣还田施肥,减少稻田化肥和农药用量,保护了耕地质量,整个生态链条是十分清楚的……”
值得一提的是,仙桃市张沟镇是华中农大“乡村振兴荆楚行”的重要基地,这里还挂牌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三种效益的叠加效应,得益于华中农大教授在这里驰而不息的指导和帮扶。
边银丙经常奔赴全国指导食用菌生产,有时两个月有50多天在外奔波。“有时候在天河机场打一个转就赶紧离开,飞赴另外一个目的地,更多时候是第一天晚上到家,第二天一早出发……”他说,食用菌生产“疑难杂症多”,细节很重要、技术很重要,看种养过程,非得到现场“望闻问切”……
“这个遮阳棚温度适宜,但对菇子的颜色是有影响的……”临近中午,太阳高照、温度渐升,边银丙建议菇农调整遮阳模式。同行的华中农大周雁老师说:“希望下次来,这里的红松茸菇子像酒红色一样鲜嫩诱人……”
菇农说:“共同富裕有望了”
2020年疫情突袭荆楚大地,从事多年电动车销售行业的陈军一时半会回不了浙江,于是他决定在家干一番事业。
在仙桃市科协的引荐下,他结识了边银丙教授,同样也结识了大球盖菇。300亩旱田、800亩水田、10个大棚,从2021年9月28日耕种到10月27播种,再到11月出菇,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份,一茬茬大球盖菇从这里走向深圳、走向香港市场。
陈军自豪地说,11月份到现在,每个棚已经收了4000多斤鲜菇,仙桃批发价每斤10元,深圳批发价每斤18元每斤,一茬下来收益不少。从销售到种植,陈军虽然“跨界”较大,但却受益很多,他说:“每个棚除去成本,已经净收入8000多元,后面出菇还会持续到4月份,全是净赚……”
不止陈军,倪礼顺是武汉缘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菇类产业培训认识边银丙教授之后就没有离开种菇事业。公司运行仅5年,但他们就有了注册商标“蘑菇蜀黍”“菇大叔”2个,专利5个。
尝到“甜头”的也不止公司,他们通过推广食用菌种植基地超过1000亩,实现年销售额1200万,多个产品已通过国家扶贫办审核通过为扶贫产品,带动当地贫困户和村民就业创业超过100人次。在距离公司不到40公里的仙桃市伟鸣农业专业合作社,“稻鳝菇”一田三收的模式受到“追捧”。陈军说,未来合作社还将吸纳50名以上的社员,让他们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中湾村村支书鲍国圣说,自从有了红松茸,村里盖起了“扶贫产业园”,许多60多、70多的老年人成为合作社的员工,每天可以“出工”挣取一些生活费,“他们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张沟镇党委副书记卢华伟补充道,有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持,这里的大球盖菇产业“势头正好”,“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仙桃市科协书记彭继红说,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相对简单,产量高,种植效益好,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点草成金”,将来还要大力支持这项事业!
“希望未来的某天,我们把‘中国大球盖菇之乡’这面大旗插在荆楚大地上……”边银丙教授的一席话,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担当,更说到了菇农的心坎儿……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