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高翅:赓续文脉、坚持“双创”、造福人类

核心提示: 6月2日下午,学校办党支部、宣传网信党支部及“红色导师”结对的园林学院、生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联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高翅作专题辅导报告。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吴晗 通讯员 兰涵旗)6月2日下午,学校办党支部、宣传网信党支部及“红色导师”结对的园艺林学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联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高翅作专题辅导报告。

高翅从方法论的角度,引导与会师生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出发,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和深厚的文化情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和豪气。

高翅谈到,要深刻感悟“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的科学判断与深厚内涵,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唯一性、独特性,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要坚定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结合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理清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认识到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中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要传承阐释好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涵育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新发展理念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担好青年使命、贡献华农智慧。

高翅为与会师生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代背景、研究内容、重要意义和重要成果。探源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多学科研究,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是真实可信的历史。探源工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观点,以国家的出现作为判断一个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志的文明观,提出的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结合探源工程成果,纵观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流域等地农业发展与文明兴衰的关系,可以看到,农业兴则文明兴,农业衰则文明亡。从而再一次证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探源工程大量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是在自身基础上起源、形成的。然而,中华文明并不是封闭的。在其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明之间也发生过各种各样的交流。这一历史告诉我们,积极吸收借鉴外来先进的文化因素,将其与自身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中华先民们为子孙后代提供的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

从人文地理和农业文明视角,高翅横向对比了世界四大古文明,并指出,四大古文明都是大河文明,但“山川佑中华”,长江黄河两条东西向的母亲河是天佑中华的自然禀赋。东西向河流奔流在相同的纬度上,上游、中游、下游同属一个农业类型,滋养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同时也天然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统一。同时,中华文化讲求“参天地、赞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使得更好地利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顺天时、量地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与实践,是中华文明别具一格的价值追求。同时,中华民族在自身农业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吸收和输出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彰显出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他勉励在场师生,农业人躬耕于天地间,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宇宙、吐纳风云,自信开放是农业工作者天然的气度、根本的气质。在新时代,大家应该有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气魄,共同建设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校园。

高翅谈到,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意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续了中华文化的杰出智慧和优秀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和自豪感。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要学习总书记的文化情怀,坚持守正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中外、通古达今,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好地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等美学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高翅谈到,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山水校园,一草一木都濡文沐雅,充满了与青春作伴的诗意浪漫。他勉励师生要赓续文脉,把学校、学院、学科的文脉传承延续好。要坚持“双创”,涵养文化自信,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造福人类,促进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指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在世界发展史中,当代青年的担当作为,一定会留下奋斗和奉献的时代篇章。他勉励全体师生增强历史自觉,以历史主动创造历史,尊地脉、调天人,续文脉、书新篇!

园林学院设施专业2001班何秋雨同学听完报告感慨颇深。她认为,在高老师启发下,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足以令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感到自豪。要学习和传承好中华文化,树立远大志向,立志为中华复兴而读书;要广泛阅读人文经典,不断开拓视野,厚植身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自觉主动地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审核人:李金发

责任编辑:蒋朝常 吕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