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好,特别特别好!”当长江日报记者问起王芳,记忆里的支教老师们是什么样的,她用了一连串的“特别好”来形容。
7月19日,长江日报头版刊发《彝族女大学生回到黔西家乡,完成“本禹志愿服务队”第17棒》,让华中农业大学“本禹支教服务队”的故事再次得到广泛关注。连日来,不少当年得到支教队帮助的孩子们和长江日报记者取得联系,表达对老师的想念和感谢。
当年的小学生,如今有不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开启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时隔多年,他们还能很快说出一串老师的名字,对儿时的故事津津乐道。
他们中,有的走出了大山,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读书和工作,有的在老师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老师,还有的在外地读书后回到大水乡工作,立志为家乡建设出力。令人意外的是,他们一直和当年支教的老师保持着密切联系,填志愿、找工作、换城市,很多人生的重要时刻,依然有支教老师的见证和参与。
“我们是师生,也是见证彼此成长的伙伴,是一辈子的亲人。”王芳说。
“想和老师一样,用爱心浇灌山里娃”
高三假期,王芳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和周磊老师的合照。
这两天,王芳正在参加暑期教师培训。去年,她如愿成为贵阳市贵安新区党武镇中心完小的老师,站上了讲台。
“班里有些孩子调皮,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也更加明白了支教老师们的用心。”王芳说,老师们的影响,不是某一节课、某一句话,而是让她看到,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知识是多么重要,“这也是我现在常常跟学生们说的。”
王芳一直和支教老师周磊保持着联系。高考那年,周磊专程回大水乡,为阔别六年的学生们加油鼓劲。巧合的是,王芳考到了中南民族大学,而周磊也已经成为武汉工程大学教师,师生又在武汉重逢了。
“支教的经历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的教育事业还没有止步。”周磊说,支教时的付出,就像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现在面对学生,他仍保持着支教精神,继续为孩子们的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一生的朋友。”毕业后,因为憧憬老师这个职业,王芳也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希望我也能成为‘本禹志愿服务队’的一种延续,像老师们那样,用爱心和理想帮助山里娃成长。“
当年没来得及说的谢谢,现在想亲口告诉老师
李鸿艳目前正创业做舞蹈和形体辅导培训。
丁洁、周宏、张青林……说起当年的支教老师,李鸿艳对老师们的名字脱口而出,分别十多年,她仍然记得他们的名字。
李鸿艳记得,在华农大石希望小学读书时,她和姐姐借住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丁洁老师常常会去她们家中看望。“我从小爱跳舞,但当时性格内向,老师们鼓励我,喜欢要好好坚持。”如今,李鸿艳将跳舞的爱好发展成职业,自己创业做舞蹈和形体辅导培训。
多年来,李鸿艳一直和丁洁保持联系。受到支教的影响,丁洁读研期间选择教育学专业,毕业后选择留在华中农业大学任辅导员一职。“支教的使命让我内心坚守着教育,我还是惦记着学生。”
2019年,丁洁回贵州看望孩子们,是李鸿艳去火车站迎接。“我长大了,老师依然年轻漂亮呢!”多年没见的师生俩拉着手聊了一路。“老师最关心的,还是我们过得好不好,她叮嘱我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李鸿艳说,当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很多开心的画面,她仍依稀记得的。“可以帮忙问问周宏老师的联系方式吗?”采访最后,李鸿艳想托长江日报记者帮忙寻找支教老师周宏的联系方式,“周宏老师很照顾我,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当年还是小孩子,不懂事儿,没来得及说谢谢,现在想亲口告诉他。”
“心里总有股热心劲儿,想为别人做点什么”
高海林(左)在工作岗位上。
“从当年的小学生,到现在参加工作的青年,我一直没有忘记徐老师。”7月16日,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高海林说。
高海林读小学三年级时,徐本禹过来支教。他回忆,徐老师当时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到每家每户去家访,为他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不仅如此,徐老师还带着部分高年级的贫困学生去北京天安门、长城等地游玩,读三年级的我羡慕不已,我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天安门广场很漂亮。”
高中毕业后,高海林考取了贵州理工学院学习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管理项目安全工作。
从事冶金行业,安全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高海林说,从徐老师身上,学到了“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也用到自己工作上。目前,他正在上海的一个项目上忙碌,“可能是受徐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心里总有一股热心劲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想为别人做点什么。”
“我们已经长大了,能帮助别人了”
王嘉目前在贵州省兴仁市一家小儿脑瘫康复室工作。
贵州省兴仁市仁爱医院医生王嘉,曾就读于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和长江日报记者联系的当天,他刚参加完贵州省的“三支一扶”考试,“我也想到基层去。”
王嘉回忆,丁洁老师将大城市的所见所闻讲给他们听。“我们全家的第一张全家福,就是丁老师帮助拍摄的,很珍贵。”王嘉说,支教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
今年从贵州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王嘉目前在贵州省兴仁市仁爱医院小儿脑瘫康复室工作,主要是帮助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有些脑瘫患儿的父母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医疗经费比较紧张,我们就一起帮助联系红十字会等部门,给予一些帮助。”王嘉说,“我们从小得到老师们的帮助,现在长大了,该回馈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了。”
“建设家乡,是对老师们最好的回应”
周慈友毕业之后选择建设家乡。
今年29岁的周慈友,已经是大水乡大石村党支部书记,他也是当年徐本禹支教时的学生之一。
“贵州的山路很多,路不通,正式的教室也没有几间。”在他的印象中,支教老师们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找到防雨的塑料油布搭建临时的教室。“这个‘油布’教室很简陋啊,这样恶劣的条件,老师们却义无反顾地前来,我们又怎么能不努力?”
受到老师们的影响,周慈友毕业之后选择返乡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已深深刻在我的心里,建设家乡是我一直的愿望。”
“经济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方面。”周慈友说,一批批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们来支教、来看望,他会抓住机会向支教老师们学习农学专业知识,结合大石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乡村农业,“我想建设家乡,想和支教老师们一起,让孩子们、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支教接力走过了整整20年
从2002年7月华农学生徐本禹和同学们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到第二年他只身前来支教,到2005年两名学生曹建强、田庚开始组团定点支教,再到2022年7月15日,第17棒“本禹志愿服务队”完成一年支教任务回到武汉,前后180人的支教接力走过了整整20年。
开端:2002年7月,20岁的大三学生徐本禹和同学,来到黔西山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2003年7月,他不惜放弃读研机会,只身重回贵州山村,在为民小学、大水乡大石小学支教两年。
第1棒(2005-2006年):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成立,决定每年在本科应届毕业生中招募优秀志愿者,继续定点支教活动。图为志愿者曹建强和学生们的合影。
第2棒(2006-2007年)志愿者张进(右一)和学生高雪琴(左三)一起修拉水管,解决学生吃水问题。
第3棒(2007-2008年)志愿者石晓欣和学生们合影。
第4棒(2008-2009年)志愿者丁洁为孩子们上课。
第5棒(2009-2010年)志愿者张春丽和同学们在一起。
第6棒(2010-2011年)志愿者们和当地学生合影。
第7棒(2011-2012年)志愿者刘小庆和同学们合影。
第8棒(2012-2013年)志愿者安玥琦和高维维的合影。
第9棒(2013-2014年)志愿者师生们合影。
第10棒(2014-2015年)志愿者曹玉宝和孩子们一起过生日。
第11棒(2015-2016年)志愿者和乡亲们的合影。
第12棒(2016-2017年)志愿者李昂和学生们的合影。
第13棒(2017-2018年)志愿者李纵擎与二年级学生合影。
第14棒(2018-2019年)赵祥宇在课堂上。
第15棒(2019-2020年)志愿者王庆鲁课间与孩子们一起跳绳。
第16棒(2020-2021年)志愿者郭子鸣和孩子们一起玩儿。
第17棒(2021-2022年):志愿者陈晓娟和孩子们合影。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胡义华 实习生李瑶 王小寅 通讯员王石径 郭子鸣 图片由受访者和“本禹志愿服务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