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路上】文法学子在陇亩阡陌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核心提示: 暑期以来,文法学院62支本研社会实践队伍500余人,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在陇亩阡陌间与农民共稼穑、话桑麻,在滚滚热浪中走乡村、串农户,在广袤原野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今年暑期,文法学院62支本研社会实践队伍500余人,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在陇亩阡陌间与农民共稼穑、话桑麻,在滚滚热浪中走乡村、串农户,在广袤原野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红色热土汲取精神滋养

观窑洞、敬先烈、悟精神……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延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培训和实地研学,参观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杨家岭纪念馆和毛泽东雪地讲话旧址等场所,重温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程,体悟党的苦难辉煌,汲取党的创业经验,学习党的精神财富。

延安实践团队参观杨家岭旧址。周帮扬摄

延安实践团队参观杨家岭旧址(通讯员 周帮扬 摄)

实践队员王卓伦说:“感悟延安精神,汲取信仰力量,这更加促使我积极奋斗、坚定信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时不我待的劲头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800公里外的襄阳市,罗峰副教授带着一支14人的实践团队前往襄州区调研。队员们到访襄阳县苏维埃县政府遗址、红九军第二十六师后方医院、红军枪炮厂、赵英革命烈士故居等地。在与当地基层干部访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峪山镇正在以红色基地建设为抓手,采取项目制方式,将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充分发挥峪山镇特色优势,联合市文旅局打造襄东南红色旅游路线。

实践队员卜萌感叹:“基层干部在红区旧址悟出了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新路径,我感受到了红区旧址的感染力,同时也体会到了当地基层干部的务实力。”

“社会实践是一堂恢弘的历史课,革命旧址是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的生动教材。” 文法学院党委书记瞿明勇表示,社会实践的开展,旨在引导同学们缅怀革命先烈,带领同学们走进红色热土,传承革命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智慧和奋进力量。

社会调查增长学识才干

20世纪50年代,首位留美归国的农村社会学博士杨开道先生开创了“理论研究与实地服务相结合,用科学方法研究与服务中国农村”的优良传统。遍布荆楚大地的文法学子,践行着先贤的教诲。

蝉喘雷干季节,一支实践团队在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的带领下,赴咸宁市崇阳县、赤壁市两地,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深入基层,了解农户基本生活保障情况与存在返贫风险的概率。

田北海率队在赤壁市调研。陈祎摄

田北海率队在赤壁市调研(通讯员 陈祎 摄)

“在这种基层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友善的村民,对农村、农业与农民都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感悟。” 队员肖俊樊说,“基层百姓由衷地表达对党的信任,百分百相信党、相信国家,我心中也不由得有一种振奋的力量,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争取将来为祖国、为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锻炼同学们的社会调查基本功,学院专门制定了农村发展专业硕士实践计划和社会学专业综合教学实习计划。计划分为集中实习和蹲点实习两个阶段,同学们赴襄州区、枣阳市、崇阳县、赤壁市、孝昌县、东宝区等地进行实习实践,实践周期为半年。

为了加强校地合作、给同学们创造实践条件,今年暑假,文法学院与襄州区共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实践基地。田北海表示,共建基地是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需要,希望同学们当好信息采集员、资源链接者、农业农村见习研究员、“三农”政策宣讲员和农民的勤务员。

振兴路上奉献青春力量

位于荆门市最北端的仙居乡盛产蜂蜜,文法实践团参观了蜜蜂博物馆、原生态养蜂场、蜜源植物观光园、野生蜂蜜源地和蜂产品加工厂。队员调研发现,为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产品流通成本,当地合作社直接设立蜂产品直销店,对蜂农生产的蜂蜜进行“订单式”收购,化解蜂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促进养蜂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实践团队队长周贤桀说:“对农村来讲,利用好当地农产品品牌特色,能提高经济内生动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让农村更好、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在神农架松柏镇古水村,实践团队员发挥自己的专长,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展望村落发展未来,在村会议室开展了主题不同的宣讲会。为村民讲述了专门针对农村老人的骗局以及遇到这些情况时的应对方式。队员们还向村民介绍如何利用抖音宣传家乡,吸引游客到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队员们调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文法学院供图

队员们调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文法学院 供图)

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阮家垸村与李家塆村,文法学子前来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经验。李家塆村在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加快推进水果玉米、羊肚菌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深入走访调查后,团队成员周霄阳感慨:“正是因为政府在行动,社会成员齐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才行稳致远。”

志愿服务灌溉七彩假期

视野拓展、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这个夏天的应城市黄滩镇留下了文法实践团队陪伴乡村儿童的身影。团队开设了以“回望铁血征程 走好新长征路”为主题的红色历史课堂,培养孩子的使命感与民族自豪感。

志愿者给孩子们介绍了长征的历史背景与路线,讲述了一个个长征道路上的故事:有五位战士渡乌江、六只木船过金沙的波澜壮阔,也有金色鱼钩、雪国篝火的慷慨悲歌。孩子们感慨颇多,在发言中展现了民族自豪感。志愿者们鼓励道:“要将长征精神运用到生活当中,成为不怕困难,信念坚定的‘小战士’,好好学习,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志愿者正在教孩子们基础舞蹈动作。文法学院供图

志愿者正在教孩子们基础舞蹈动作(文法学院 供图)

在麻城市夫子镇五安家园中心,也有实践团队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七彩假期”。在这里,团队开展了课业辅导、科普课堂、艺术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队员陈婧雯说:“尚且年幼的他们还不明白这首歌背后深刻的意义,但未来,他们也将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行列中,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还要继续发扬志愿精神,在实践中为青少年成长贡献力量。”

志愿服务团队用“小行动”汇聚“大能量”,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累计服务200余名儿童,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强化新时代使命与担当。

聚在华农课堂勤读,散在祖国大地力耕。文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凝聚青春力量,践行青年使命,担起强国重任,走在复兴路上,在书海中苦学立己,在社会中实践达人。

(本文作者系文法学院通讯员 王美琳 艾俊 张岳 审核人 周治瑜)

责任编辑:尹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