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迎新季】数理化先导课:释放大学学习首因效应

核心提示: 9月8日-9月9日,数理化先导课在倍阅书店和各教学楼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理学院近60名教师带领近4000名新生领略数理化学科之美,探寻大学学习之趣。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匡敏 晏华华)9月8日-9月9日,数理化先导课在倍阅书店和各教学楼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理学院近60名教师带领近4000名新生领略数理化学科之美,探寻大学学习之趣。

“化学不仅能创造物质,还能创造美”

8日上午,大学化学先导课率先开课。理学院王运教授、曹敏惠副教授带领2400余名新生,开启了一段奇幻的化学之旅。

微信图片_20220911165713

王运(左)与曹敏惠(右)为新生授化学先导课(晏华华 摄)

“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对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有何作用?”课堂以曹敏惠启发式的提问开端,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进入21世纪,化学已经成为中心科学,无论是农业科学、食品科学、材料科学,还是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都离不开化学。”王运回应了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化学不仅能创造物质,还能创造美。曹敏惠以钻木取火、百炼成钢、烧石成灰等现象为例,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变化迸发出的“美”。“苏杭的湖光山色、桂林的如画山水、石林的突兀奇峰,这些大自然的杰出创作,无不假手化学变化的鬼斧神工。可以说,化学之美无处不在。”曹敏惠的讲解,放飞了同学们的想象力。

化学是画,也是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王运用明朝于谦的《咏石灰》,唐代杜甫的《客从》以及元代赵孟頫的《赠放烟火者》等古诗词,描述了古诗中的化学之美。

“化学不只有美和诗,还富于哲理。”曹敏惠说,化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化学平衡理论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三大哲学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也都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王运则带着同学们追溯了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四要素说”和我国先哲提出的 “五行学说”,让同学们了解到化学其实起源于哲学。

线下课堂认真听讲的同学(晏华华 摄)

线下课堂认真听讲的同学(晏华华 摄)

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把同学们引入了化学的殿堂。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化学,他们还传授了独家学习方法。曹敏惠建议同学们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总结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王运则鼓励同学们打破原有思维定式,形成发散性思维,跳出理论的局限性,去开辟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课后,曹敏惠透露,尽管多次参加直播活动,讲课的前一天晚上还是花了很大功夫准备,找资料、查文献,备课至深夜。在直播课上,两位老师在授课中配合默契、行云流水。

王运表示,考虑到化学先导课是新生入学第一课,设计课程时,备课团队根据知识点融入了大量思政元素。“化学先导课不仅是化学课,也是新生来到华农的第一课,通过提升先导课的魅力,释放先导课的首因效应,能够点燃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数学是一幅大量留白的山水画”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无处不用数学。”8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系陈洪教授、沈婧芳教授与3000余名新生相约直播间,共同探讨数学的魅力。 

沈婧芳教授(右)和陈洪教授(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先导课(匡敏 摄)

沈婧芳教授(右)和陈洪教授(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先导课(匡敏 摄)

“大学数学其实是一幅山水画,我们从‘万物皆数’汲取墨汁,笔锋沿着时而交错时而平行的三条路径行走,通过统一的逻辑色彩来描绘。”陈洪教授以一番颇具诗意的描述开篇,带同学们步入曼妙的数学之境。他指出,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最大的区别是有大量的留白,这幅山水画很多地方需要大家自己去描绘,点缀独特的色彩。从中学数学过渡到大学数学学习,要学会从被动接受知识到模仿创造知识转变。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沈婧芳老师从数学文化的角度为同学们打开了数学文化的别样之美。她以美国数学家怀尔德编著的《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一书为引,为同学们介绍了数学文化的起源、内涵及发展现状。她指出,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枯燥的符号、公式、定理,它是有灵魂的。它不仅是科学的工具和语言,更是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值得传承的文化精神。作为教师,更希望通过数学能传递精神的火炬,带给大家全新的思维模式、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及数学的用处,陈洪老师以数学在空间天气预警、智慧园艺、智慧育种等方面应用为例,带同学们领略了数学的“无用之用”和“有用之用”,“没有世界一流的数学,就没有世界一流的AI。”他借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丘成桐的话告诉同学们,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在学习中提升数学素养,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人才。

数学先导课上,同学们认真听课并做笔记(匡敏 摄)

数学先导课上,同学们认真听课并做笔记(匡敏 摄)

两位老师富有诗意的讲授让同学们沉浸其中,针对同学们初学大学数学可能面临的困惑,两位老师也分别给出了建议。沈婧芳老师建议同学们要立志高远,淡泊明志,注重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在学习之余,可以积极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与数学建模竞赛等,提升数学综合素养。陈洪老师则借用苏轼的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告诉同学们,心安于数学,则亲切如家,自然熟能生巧;心安于华农,则不负韶华,美丽的华农终将成为大家最珍视的故乡。

课后,沈婧芳老师表示,“导学关系到学生以后的路怎么走、走多远,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既希望同学们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也希望大家通过数学文化涵养帮助大家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在他们心中播下数学思维的‘种子’,引导他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学会像物理学家一样欣赏物质世界的美”

“开学第一课,物理课堂上送您一篮水果,您觉得哪种水果与我们课程关系最为密切?”9月9日上午,由物理系谭佐军教授与程其娈老师领衔讲授的物理先导课在欢乐的氛围中开课。两位老师围绕“物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学物理”和“怎样学习物理”等方面,带领1000余名同学探寻奇妙的物理世界。

谭佐军教授与程其娈老师讲授物理先导课程(匡敏 摄)

谭佐军教授(右)与程其娈老师(左)讲授物理先导课程(匡敏 摄)

“打不开老干妈瓶盖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做?”程其娈老师利用雨课堂进行提问,再次勾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结合选项中4种方法,程其娈为同学们分析了每种方法背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并列举了诸多生活中的案例,以此揭示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发展,如发电、电的传输和电动机的出现,有赖于电磁学的发展,而内燃机的出现和发展则得益于热力学研究的促进。”结合人类文明发展史,程其娈老师将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之间的关系娓娓道来。谭佐军老师则通过经典案例为同学们形象地揭示了物理和化学、物理与生物、物理与农业等学科的联系,他告诉同学们,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第一门成熟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学习好物理,能够为自己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日食的认识有何不同?”“5G基站密度极高,毫米波振动频率高,会损害人体健康吗?”“宇航员在空间站秀书法,毛笔为何能在太空写字?而美国则需要花100万研制太空笔?”……结合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两位老师通过互动和启发,为同学们揭示了“你的物理基础,决定你看到什么、会相信什么以及如何思考”,以此启发、引导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辨别事物本质、去伪存真。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匡敏 摄)_副本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匡敏 摄)

谈及如何学好大学物理,程其娈表示,高中物理学习重题型、重应用,而大学物理则重思考、重原理,她希望同学们尽快转变中学时代“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学会先整体后部分、先原理后应用、先框架后细节的自上而下学习模式。谭佐军则以不同学习阶段关于“质量”的定义为例告诉同学们,从中学到大学,物理学习内容是螺旋式上升的,要学会思考公式、定理背后蕴藏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像物理学家一样欣赏物质世界的美妙。

课程临近尾声,谭佐军老师动情地说,如果把物理学研究比喻为一个内部结构未知的盒子,那么我们就是那些孜孜不倦地投球、观察、猜想、验证的人,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包含寰宇万物的这个盒子内部真正的结构,但是每一次投球都会让我们更加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学好物理知识,拥有“发现新现象”的明眼、“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和“预见未来”的法眼,看得更清、看得更深、看得更远。

为了把大学课堂更好地呈现给新生,理学院进行了精心准备。理学院党委书记涂俊才表示,先导课重在一个“导”字,学院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适应“传统课堂+慕课”混合式学习方式、适应大学课堂。为了把第一堂课上好,学院广泛动员,组织了几名直播经验丰富、教学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名师负责直播。

陈晓坤老师线下为同学们讲授先导课(匡敏 摄)

陈晓坤老师线下为同学们讲授先导课(匡敏 摄)

理学院副院长成协设介绍,在倍阅书店直播课程进行的同时,学校还有近60多个课堂同步进行了线下教学。先导课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同步授课相结合,先集中上直播课,然后各位老师再分别组织自己课堂的教学、研讨、交流与互动。为做好衔接,学院组织参与先导课的数理化近60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每个课堂内,老师们都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了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反响良好。本轮先导课程结束后,学院还将召集老师们围绕“如何上好先导课”进一步交流、研讨。

黄奇帅同学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匡敏 摄)

黄奇帅同学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匡敏 摄)

来自水产学院的新生黄奇帅报名参加了三场先导课程现场学习和交流,他说:“老师们的授课不仅生动有趣,还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更教会了我许多宝贵的学习方法,打消了我对适应大学学习的焦虑,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审核:成协设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