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这十年】丁洁:从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说起

核心提示: 一封信串起了经济管理学院丁洁老师的这十年,她说,这封重要回信将影响她的一生。

【编者按】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这十年,也是学校奋发有为、锐意革新、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十年,是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重要十年。即日起,校新闻中心将选取部分学校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奋斗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媒体推出【我这十年】系列报道,通过烛照个人的“小切片”,展现学校发展的“大历史”。凝望“我这十年”旨在汲取前行的动力和养分,让我们重新整理思绪,从一个新起点奔向下一个新起点,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丁洁近照2

丁洁老师

十年,宛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想,如果说时间是一颗一颗的珠子,那么串起我这十年的那条线,就是一封重要回信,一封可以影响我一生的重要回信。

2013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我们弘扬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曾经“本禹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看到这封重要回信,我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追随本禹坚守一份约定

2003年,徐本禹老师放弃读研去支教,他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像他一样的华农热血青年。2005年,为了延续他的爱心支教行动,学校发布了“招募在校大学生赴贵州大水乡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自那时候起至今,已有18届195人跟随徐本禹老师的脚步,跃过山峰,用青春燃起乡村教育的火苗。2008年,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

丁洁在给学生上课

支教期间,丁洁在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给同学们上课

因为一个“约定”,徐本禹老师放弃读研去支教。而我,也有一个约定——高考结束后,一定回去看望大家!2019年,因为这个十年的“约定”,我再次回到了阔别十年的贵州省大方县。

那时,我带着8个月大的女儿前往贵州山区,心中满是牵挂和惦念。再次回到华农大石希望小学,走进曾经我挥动粉笔的教室,一切都那么亲切和熟悉,因为我曾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大山里的孩子,这一切真的很幸福。

“丁老师,我被中南民族大学录取了。” “丁老师,我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了”……刚到村子,同学们便不约而同把好消息发给我。听到这些消息的那一刻,我真的比自己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还要激动。是的,于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而言,读书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方式;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而言,能够将自己所学所长施展于志愿服务,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生动体现。从投身一年的支教体验,到立志一生的志愿服务,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从“情结”到“情怀”的转变,更需要用行动和真情去践行。

在奉献中坚定青春方向

虽然到贵州支教已经过去十余年,但我依然会关注每一届支教团。十年间,我发现了在这种信息互通、使命传承中,实现了更多的服务教育发展需要、助力孩子安全健康成长的公益目标。志愿者们始终立足点不仅仅在于教学,而是去办学校,去传承本禹精神,让志愿服务精神在这样一件件实事落地的过程中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重要回信的要求。

支教当年合影

学校老师到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看望丁洁等支教队队员

不仅如此,十年间,我看到了华农学者们走进农村,走进田间,用专业特长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着自己的贡献,现在农村更富裕了,农民生活更幸福了,乡村也更美丽了。

我看到了2020年,华农青年学子就地春耕帮扶,看到了更多莘莘学子毕业后选择走向基层,走进军营,走到一线,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我看到了志愿活动在华农校园欣欣向荣,志愿精神在华农校园传承发展,从“本禹”到“本禹们”,志愿力量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在华农校园已蔚然成风。

我还看到了老师们在教学一线,坚守三尺讲台,倾情教书育人。同时,扎根农业科研,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奉献华农智慧和力量。

这些都在让我们坚定着青春的方向。

乡村教育的十年巨变

因为有支教的经历,我对乡村教育更加关注。十年来,我看到了国家在乡村教育的变化与成就。从经费投入到基础设施,再到师资队伍建设,国家都在持续大力投入。为了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面貌,国家还按照“完善机制、城乡一体;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向义务教育及最困难地区、学校、学生倾斜支持。近期我还看到一组教育部提供的数据,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从2013年的2365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468亿元,其中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支教照片

丁洁和她的“孩子们”

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支教地方大变样。为民小学从最初的一栋简易教学楼,到整洁的学生食堂、独立的教师宿舍,再到现在有明亮的新教室、干净的新厕所,校门口原本仅能供人行的泥泞小道,现在也可驱车直达。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曾经坑坑洼洼的水泥操场,铺设了崭新的塑胶地板。孩子们从含蓄腼腆地参与志愿者组织的体育艺术兴趣小组,到现在更加主动开放地奔向操场打篮球、骑车、做游戏,尽情玩耍,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更加自信,更加乐观。大石小学自己,培养出的学生周慈友,返乡担任了大石村村支书,扎根服务家乡。国家在教育扶贫的投入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较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近些年,教育扶贫已经逐渐从捐款捐物、援建学校、资助学生逐步向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深度拓展,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大石希望小学王校长就是在“特岗计划”支持下从代课教师转为特岗教师,为小学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十年间,我愈发感恩这个时代,珍惜当下。这封重要回信让我明白,只要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就可以做出有意义的事情,就可以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就能够汇聚起强大的力量,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记者 徐行 审核人 吴义生)

【简介】

丁洁,中共党员,现任经济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党务秘书、人事秘书。曾于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第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赴贵州毕节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一年。2012年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公益栏目《社区英雄》项目答辩,获得50000元公益基金用于贵州贫困山区小学第二课堂建设。2014年5月作为“本禹志愿服务队”报告团成员赴清华大学参加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主办的“本禹志愿服务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传播本禹精神。先后获评学校优秀辅导员、优秀专职团干、党务工作先进个人、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