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节活动场地(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张梦迪 徐迅 邹璇)10月30日,由水产学院主办、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导的第七届渔文化节在我校未来之窗开幕,本次渔文化节由“全鱼宴”“水族造景大赛”“摸鱼大赛”等活动组成。
围观“全鱼宴”(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全鱼宴大众评审(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全鱼宴”现场,菜还没上齐,观众们便早已热情难耐。他们被选手们的作品吸引,将餐桌团团围住,人群中时不时发出“好香啊”的赞叹声。大众评审团排好队伍,陆续入场对选手们的作品进行品尝。评审团成员、园林2203班的刘琳凤表示:“作为一名华农新生,‘全鱼宴’对我来说是一次独特体验,这既是视觉和味蕾的一场盛宴,也令我更深刻体会了到我们的校园文化,体味到渔文化之美。”
仔细评审(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现场菜品的名称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其中,机械2210班朱锐的作品《母亲》备受关注。他介绍,鱼是自己家中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本次作品所选取的食材是一条已经成为母亲的“雌鱼”,《母亲》一作,既隐喻了母亲对于远在异地求学的孩子的期许,也暗含了生命代代延续之意,彰显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可贵。
水族“造景”(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另一边,“水族造景大赛”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千条小径藏归路,一水粼光映碧松”,诗句中对于昆明石林的描写,一如本次造景大赛的四号作品。水产2102班杨邹延之在介绍作品“山麓丘陵”时,眼中神采奕奕。长于云南,昆明石林和潺潺的瀑布给予他的震撼正是作品的灵感源泉。云雾缭绕、水汽氤氲,一层薄雾让水中景象半掩半露。绿植与枯黄的榄仁叶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象征着生命过程;斑驳的苔藓点缀石块,喻示了无机质物体中迸发的蓬勃生机。如梦似幻的景象与鲜明的对比反差让他们的作品脱颖而出。
没有选修过相关水族专业的课程,杨邹延之靠着对水族造景的热爱,不断学习、探索、模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与队友们齐心并进,耐心打磨,历时两周,共同搭建出这一精彩作品。
认识鱼类(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水族2002班的张亚倩同学既是往届活动的负责人,也是本次大赛的参赛者,她对于造景设计有了新的理解。从产生参加比赛的想法,到准备水草、石材,安排搬运,考虑成本和避免浪费······赛前的各项准备使她对于材料的运用和理解更为深刻。“幽谷逸林”是她所在团队打造的作品,该作品主体部分采用青龙石,以青龙纹路来营造山峰刀削之感,蜿蜒小径的尽头是水芹种的林,山峰环绕的中心,一片由血心兰构成的红色林海格外引人注目。
谈及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张亚倩坦言,设计图与实物的差异在所难免,比赛用石的不确定性,也极大地考验了队员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作为水族专业的学生,她表示收获颇丰。“最大的收获是老师的点评,这使我们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巩固旧识,在下次造景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她笑道:“毕竟课上的理论与实操还是有距离。”
鱼印作画(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园艺林学学院秦仁强老师担任本次赛事的评委,他在点评参赛作品时,谈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他以本次参赛作品为例,向同学们科普造景方面东西方的差异。西方更注重直观的美景,是开阔的、有焦点的,更适合相机拍摄,而东方更注重“心灵的风景”。他谈到:“大家不要只去欣赏一块石头的美感,而要找到一个文化出发点,站在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再去把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创造出来。”
渔文化节摆点活动(学通社记者 徐剑锋 摄)
微生态瓶制作、鱼类拼图、海洋生物知识科普、纸网捕鱼、鱼拓画······专业趣味体验活动区人声鼎沸。水产学院蓝色精灵志愿服务团队联袂水产科普协会,通过对水生生物宣讲科普以及文创产品义卖等方式,呼吁更多师生重视保护江豚,提升保护长江的环保意识。在渔文化文创作品展示区,作品《弹涂鱼筷枕》以其独到的创意、深刻的理念获得了一致好评,打破对传统文创产品外观的固有观念。该作品突出了文创产品的实用价值,生动体现华农人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扬至学习与生活中,也呼吁更多人关注小众鱼类,保护生态自然。
“捕获”(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收获喜悦(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下午,水产新基地欢声笑语连绵,"摸鱼大赛"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参与体验的师生们在岸边穿好下水裤后,按照次序组队下塘摸鱼。同学们一边擦拭着裤腿上的淤泥,一边和同伴笑着相互鼓励。抬手、盯准目标、迅速下手,数次尝试后,选手们逐渐游刃有余。岸边的观众也是本次比赛的“主力”,呐喊、助威声不绝于耳。最终,冠军组以3条鲫鱼、7条鲤鱼的“战利品”拔得头筹。在雀跃的欢呼声中,本次以“渔”会友的趣味活动落下帷幕。
据悉,本届“渔文化节”融合“五育”元素,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学科特色体验活动,深切践行“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实现师生同游、生生同游、师师同游的育人理念。
审核人:曹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