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狮山骊歌】毕业集市:让青春与爱接续

核心提示: 6月16日至22日,2023年毕业集市活动在樱花大道正式举办。毕业生们将承载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的诸多物品出售给有需要的人,传递青春和温暖。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王铭巍)6月16日至22日,2023年毕业集市活动在樱花大道正式举办。毕业生们将承载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的诸多物品出售给有需要的人,传递青春和温暖。

正在交易的人们(学通社记者 王子仪 摄)

毕业季时尚,正在购买心仪物品的同学们(学通社记者 王子仪 摄)

樱花大道两侧,摊位整齐有序;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活动吸引了许多本校师生来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也凭着商品种类丰富、物美价廉使一些来自外校的同学和校内居民慕名前来。

挑选课本(学通社记者 姚乃文 摄)

挑选课本(学通社记者 姚乃文 摄)


对于社会学类2202班李紫蕊来说,这次毕业集市是她购买学习用品和心仪物品的好机会。“学长学姐们卖的东西是真的很便宜!一打草稿纸我家那边书店得卖3块钱,学姐这两块钱这么一大沓。”她激动地展示着手上刚刚购买的草稿纸和粉色书包,这是她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904班张春香的摊位上淘到的学习用品。除了买到了许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她还有一个特别的收获:“刚刚在我买完本子的时候,学姐还分享了很多她学习的经验鼓励我好好学习,正好现在也是临近期末考试周,我感觉自己复习的动力又足了很多,学姐很优秀,我一定会努力向她看齐!”

动医1805班的张小璞正站在摊位前介绍自己所售卖的商品。“这是一个公牛牌子的六孔插排,质量很好。”她热情的态度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挑选。“我的摊位主打的就是东西多,卖的生活用品我都一一检查过,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才拿出来卖的。”她的摊位很快便迎来了第一位客人:一名男生很爽快地买走了三四个衣架和两个插排。“这是我第四次参加毕业集市了,只不过前几次我是买东西的,这次我是卖东西的。”这次毕业集市对她来说是一次毕业前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旅程。她补充道:“毕业集市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它既让我们毕业生能够卖出闲置的物品,让有需要的人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同时也让我们真实体会到了摆摊、做生意的不容易,还有和同学们一起摆摊的快乐,苦乐欢忧共同分享。”

等待售卖的公仔(学通社记者 王子仪 摄)

等待售卖的公仔(学通社记者 王子仪 摄)

热闹的集市上,许多师生手里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暮色渐浓,大家的兴致依旧不减,一些摊位也纷纷挂起了闪亮的LED灯等亮丽的装饰物,像是为夜晚笼罩下的集市镶嵌了几颗璀璨耀眼的星星。

毕业集市上,学校文创产品售卖区也吸引了不少师生关注。来自信息学院的沈威挑选了一枚印有华农校徽的书签:“这是我与华农的独家记忆了,我来到华农入手的第一件文创就是书签,它静静躺在我的每一本书中,与我携手走过八年狮山青葱岁月。”他今年博士毕业,准备去深圳工作。“今年要毕业了,我打算再买一个书签,希望它能代表母校,代表我在华农的苦与乐,陪我度过更多的八年。”

另一边,在南荟路荟七至荟九路段中间东侧,由红杜鹃爱心社主办的旧物回收&义卖、跳蚤市场活动摊位前人头攒动。许多同学正拿着闲置下来的运动器材、文化用品准备捐赠,为公益事业奉献一份爱心。红杜鹃爱心社社长韩孙瑜表示,“在毕业集市开始之前,我们就在QQ上对我们的爱心义卖和回收活动进行了宣传,我们还建立了QQ群对物品做了线上的回收,许多同学、老师看到消息后填写了线上回收信息,还有一些选择线下捐赠。他们为公益事业助力,有一分光,发一份热的精神令我感动。”她补充说,有些学长学姐们的东西很多,红杜鹃爱心协会还安排了志愿者上门回收。红杜鹃爱心社也会将之前活动会收到的旧物进行整理,并低价义卖,义卖收入将捐赠给乡村夏令营的儿童和暑期支教,为需要帮助的农村小朋友送去温暖和关怀。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挺好的,因为就是有很多衣服买来之后穿的次数也比较少,其实都是挺新的,扔了很可惜,我觉得捐给有需要的人是特别有意义的。”园林1901彭密密正准备捐赠衣物,这是她第三次参加爱心捐赠的活动。“我本身也不是很富裕的学生,可能也拿不出来很多钱或者买很多物资去帮助贫困山区的人,但是我把自己比较新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后捐给他们,我觉得这也是尽了我自己的心意去奉献爱心。”她希望在她和红杜鹃爱心社的帮助下贫困山区人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好,小朋友们能穿得更暖和,幸福快乐地学习。

毕业生留言板(学通社记者 姚乃文 摄)

毕业生留言板(学通社记者 姚乃文 摄)

通往宿舍区的方向还设置了毕业生留言板。“毕业快乐 不说再见”“前程似锦 一路顺风”......每一个温情的留言是毕业生们对自己和朋友的期许;“祝期末考试顺利”“2024 顺利毕业”则是在校同学们对自己的祝福。小小的便签与书写者心中真挚的情谊一同执笔,生动描摹出华农学子的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

审核人:王春潮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