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路上】资环学子赴丹江开展水土保持调研

核心提示: 7月8日至16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社会实践团赴丹江开展为期9天的水土保持调研。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翟志彬 毕谦 甄诚)上山地、下江流、采土样、取水样……7月8日至16日,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社会实践团赴丹江开展为期9天的水土保持调研。

为土壤“把脉问药”

7月8日至10日,实践团成员走向大山深处,走向玉米地,开始了为期3天的具体实践工作。在这三天的具体实践工作中,实践团成员采集各个采样点的土壤水含量,同时检查设备状态,对采样管进行抽气负压操作。这些完整的数据能够帮助队员们更好地监测当地的水土状况,并为水土保持监测站的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队员乔善智表示:“通过这三天的工作,我们巩固了专业知识,深刻地体会到了本地的风土人情与农村蒸蒸日上的景象。大家在实践当中‘自找苦吃’,培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奋斗’的精神品质。”

队员们正在提取土壤溶液(左一 翟志彬,右一 毕谦)

队员们正在提取土壤溶液(左一 翟志彬,右一 毕谦)

绿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器”

12日,为了探寻优质生态环境中孕育的绿色产业,寻找丹江口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器”,实践队一行前往五龙池村调研当地雪茄烟种植产业。

五龙池村生态环境与雪茄烟种植要求相适宜,烟叶采收晾制后由烟草公司统一收购,每年每亩种植雪茄烟的利润远远高于种植西瓜、小麦等其他作物。因此,雪茄烟种植便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在村委会工作人员方波的带领下,实践团前往了习家店烟叶站。 “习家店烟叶站作为烟农的服务中心,主要承担雪茄烟叶育苗、田间管理、晾制、发酵各环节的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以及烟叶收购调拨的责任,帮助烟农解决‘如何种、如何种好’等问题,是保障烟农收益的重要一环。” 烟叶站站长孔为博介绍道。

“烟农——朱某,48岁,种烟年数2年,上年种烟收入50790.7元……”在雪茄烟叶生产数字化调度中心,整个习家店所有技术员的资历以及烟农的个人信息与年收入都可以详细查看。孔为博表示,雪茄烟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不仅仅承担着乡村振兴的重任,也是实现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步,将现代化技术与烟叶种植相结合,实时掌握雪茄烟叶生长动态,智能化调控生产设施,有效提高了种植效率,也为烟农增收致富增添新的动能。

据了解,2021年,当地遇到大旱天气,降雨量无法满足雪茄烟种植所需,为此,当地政府特意为烟农们铺设了水渠管网,以减少极端干旱天气对雪茄烟叶造成的损失。从以前“看天吃饭”到逐步完善的技术体系、应急措施以及系统化管理,自习家店镇种植烟叶以来,政府、烟草公司和烟农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的政策下,随之而来的是烟农幸福指数的提升。 “不仅要种好烟,还要让我们丹江口市的雪茄烟走出去,让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都能够了解丹江烟草。”孔为博表示。

队员毕谦正在进行土壤溶液的DO测定工作(供图人 通讯员 乔善智)

队员毕谦正在进行土壤溶液的DO测定工作(供图人 通讯员 乔善智)

探秘“水都”,寻找水源保护的“生态密码”

16日,实践团前往丹江口市水利和湖泊局进行学习交流,与市水利和湖泊局有关负责人李海燕等人就当地水质情况及生态保护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寻“水都——丹江口市”的生态密码。

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实践队对于2017年至2022年五龙池村黑龙庙沟小流域三十个采样点的水样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座谈会上,实践团队长翟志彬汇报了此次社会实践的调研情况,对水治理提出了生态修复的建议。

市水利和湖泊局有关负责人员李海燕等人认真听取了调研汇报,向实践团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4年调水以来,丹江口市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同时充分肯定了实践团成员此次社会实践所做的工作,表示当地条件比较艰苦,但实践团成员认真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展现出华农学子务实的品质。

“当好守井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这是丹江口市挂在城市当中的标语,也是丹江口市作为“水都”的一种担当,这同样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团此次赴丹江口市水利和湖泊局学习交流深刻感受到丹江口市随着时代发展与变迁,能够与时俱进,在水土流失以及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不断探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生态密码”。进入新时代,丹江口市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努力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李海燕局长等人正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丹江口河流流域分布情况(供图人 通讯员 胡林林)

李海燕局长等人正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丹江口河流流域分布情况(供图人 通讯员 胡林林)

实践结束后,翟志彬表示:“实践团六位成员在此次实践中,与岗位科学家同行,立足专业知识特色,守护祖国绿水青山,齐心助力乡村振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成员们相信,经历此次社会实践的洗礼,更加能够将专业所学写在中国大地。行走在田间地头,挥洒着奋斗的汗水,更加展现出新时代华农学子的青春担当。”

审核人 熊海林

责任编辑:晏华华 刘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