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路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赴神农架林区探究蜂蜜产业和茶产业文化与发展

核心提示: 7月18日至21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和木鱼镇探究当地的蜂蜜产业和茶产业。通过实地走访峰农、参观博物馆和企业、调研茶园发展,实践团切身感受当地深厚的产业文化底蕴和发展现状,共同探究其发展前景。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杬 晏果)7月18日至21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和木鱼镇探究当地的蜂蜜产业和茶产业。通过实地走访峰农、参观博物馆和企业、调研茶园发展,实践团切身感受当地深厚的产业文化底蕴和发展现状,共同探究其发展前景。

实地走访,体验“甜蜜的事业”

7月18日上午九点,在松柏镇八角庙村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8名团队成员前往当地蜂农家中,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采访”的方式探寻求蜜之道。

“不同于专门养蜂制蜜的大型企业,八角庙村的蜂农以个体散户为主,绝大部分采取传统的养蜂古法。”八角庙村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行径途中向团队成员们介绍道。

在蜂农卞光华家,他向实践团介绍道,自己养蜂十余年,这山上的两百多箱蜜蜂都由自己和妻子两个人用传统的养蜂技术养殖,一年所产蜂蜜约一千斤,年收入约十万左右。“蜜蜂是很有灵性的动物,你只要一不要站在蜂箱的巢门口,二不要在它贴近你时挥手驱逐,它就不会来蛰你。”在卞光华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一一爬上连接地面与山丘的铁梯子,踏过一条窄窄的石板小道,来到一处蜂箱前近距离观察蜜蜂繁衍生息。

卞光华为实践团讲解蜂蜜产业发展现状(通讯员 何姝翰 摄)

卞光华为实践团讲解蜂蜜产业发展现状(通讯员 何姝翰 摄)

蜂箱被架起在离地约一米、且蜜源丰富之处。蜂箱整体由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档、副盖、箱盖及隔板组成,结构简单,做工细致,路中还时常可见蜜蜂出入。卞光华小心抽出一个巢框,向团队成员们展示巢脾上栖息的蜜蜂。“蜂王个头较大,一个巢框内仅有一只,很好辨认,工蜂与雄蜂则个头较小。工蜂采集百花蜜酝酿完成后,就会将蜂蜜储存在蜂巢里中由蜂蜡和蜂胶筑成的巢脾内,等酿造满后就会将巢脾封盖,成为成熟蜂蜜。在人工搭建的蜂巢中,取出一排排巢脾,品质好的蜂蜜基本上都能封上蜡盖,取蜜时将蜡盖切除掉,就能看到满满的蜂蜜,非常饱满。”卞光华耐心讲解道。

“我们神农架的百花蜜一年只能一收,你们来得刚好。”7月19日傍晚时分,实践队受到被访者之一蜂农瞿光英邀请,来到她的蜂园参观并体验割蜜全过程。

穿好蜂衣,戴上蜂帽,实践队员们爬上山,来到专业蜂农身旁观看。红光照射下,养蜂人先用艾草点烟把蜜蜂从蜂箱中驱赶出来,然后取出蜂格,蜂格中有上下分隔层,上面是蜂蜜,下面则是蜂蛹,小心地刮去蜂格表面的蜂蜡,将其放进一旁准备好的摇蜜机中,一次割蜜工作即视为完成。在养蜂农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依次尝试割蜜,亲身体验劳动的辛劳。

在采访蜂农之余,团队成员还向华中农业大学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李翔了解到:“华中中蜂不仅生产蜜蜂产品,更重要的是维持生态。”养好蜜蜂,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更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当地人民既能创造出“金山银山”又能守护住那一片“绿水青山”。

在逐渐暗淡的余晖中,实践团告别了仍在辛勤工作的瞿光英,踏上了返程。与蜂农们一天的交流下来,成员们受益匪浅,蜂农们淳朴开朗的笑容,在实践团成员们的心中已刻下印痕。

“我们大学生应当更加潜行笃志,积极探索,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找出乡村振兴、富农富民的新路子!”实践过后,实践团成员何姝翰在实践日志中这样写道。

参观学习,感受茶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

7月20日,在神农架木鱼镇的茶祖博物馆,实践团学习了解了当地茶文化,并参观了当地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完整的生产线。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根据《神农百草经》记载,是神农在尝百草过程中最早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效,神农就把茶叶和它的功效记录了下来,数千年流传至今,成为现在人们日常饮品,这边的人们也有以茶代酒的习惯。”茶祖博物馆经理汪小玲结合博物馆中的情景模型为实践团生动地讲解了茶的起源与发展,并通过不同茶生长环境的比较向实践团介绍了当地独特海拔和气候条件下生产出的“神农奇峰茶”。通过茶祖博物馆的参观和对当地茶文化的了解,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适宜的海拔和气候条件才造就了神农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茶文化,影响并造福着神农架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茶文化早就融入了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

随后,实践团跟随汪小玲参观了当地茶叶生产企业神农炎帝奇峰茶业集团的完整加工生产线,茶农们采摘下来的茶叶从杀青到包装和储藏都由电脑操控,全程不落地,整条生产线仅需一名操作员和一名清洁员即可正常运转,用电代替了传统制茶工艺中所用的燃煤,展现了现代茶叶生产智能、高效、环保相融合的特点。据汪小玲介绍,通过这样一条生产线,公司每年可生产七八千斤干茶,总年收入可达两千万元,展现了智能化对茶叶生产的极大推动作用。实践团切实感受到了当今中国迅速发展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对于传统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科技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访谈调研探寻茶旅融合振兴模式

7月21日早上九点,实践团前往海拔1600m的林红仙茶园亲身体验茶叶的采摘与制作过程,学习茶道,并对茶农张阿姨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当地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模式。

“摘茶叶的时候一叶包一芽的茶叶最好,不能用指甲掐,不然等到炒茶的时候茶叶新鲜度就大大下降了。”茶制作体验馆的茶农张阿姨为实践团细心地讲解并亲自上手示范,一个小时后,成员们带着自己采摘的茶叶在张阿姨的指导下开始炒青。杀青、散热、揉捻、烘干,张阿姨边操作边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各个阶段需要控制的火候以及操作的要领。成员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着传统制茶工艺的不易,同时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收获自己制作的茶叶时的喜悦。

随后,实践团跟随张阿姨来到茶亭中学习茶道。温具、置茶、冲泡、倒茶、奉茶,一举一动中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之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之美。张阿姨边示范边为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操作要领。学习后,实践团成员独立复盘了一次完整过程,在杯盏的交错与起落感受着茶礼。

张阿姨向实践团成员教授揉茶工艺(通讯员 袁杬 摄)

张阿姨向实践团成员教授揉茶工艺(通讯员 袁杬 摄)

休息的间隙,实践团对张阿姨进行了访谈。据张阿姨介绍,当地的茶旅融合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可提供茶园采摘制作体验、民俗山庄住宿、研学项目、茶叶销售等,同时无偿将“林红仙茶”这一品牌给周围其他茶农使用,带动周围经济发展。茶园每年可产2000斤干茶,年销售额三十万,包含红茶、龙井、乌龙等多种茶种类,主要依靠机器生产。销售对象主要为企业和游客,网络销售较少。茶园的运营和发展由政府支持,致力于打造“林红仙茶”良好的品牌口碑和品牌形象。此外,实践团还了解到,茶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就业,安置社会劳动力,目前已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临走前,张阿姨还带领实践团参观了青天袍红豆杉与茶混合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林红仙茶”与珍稀药用植物红豆杉混种生产的新模式,有效实现了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经过两天在青天村的走访和调研,实践团发现,神农架的茶产业和蜂蜜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具有经济和生态的双重价值,有效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但相比于茶,蜂蜜的市场需求要小很多,在疫情时期人们对蜂蜜的需求更是大打折扣,且蜂蜜割蜜的时间短,因而蜂蜜产业很难开发为长期体验研学项目。同时,神农架蜂蜜的药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支撑不足,难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为此,实践团成员建议,要走出神农架蜂蜜产业的发展困境,可以借鉴木鱼镇茶产业“茶旅融合”新模式的发展经验,将产品的生产制作与旅游业相结合,目前,神农架官门山蜜蜂园开展的研学体验活动就是有益的尝试。此外,实践团成员意识到,要提高大众对于神农架百花蜜的认识,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验证神农架百花蜜的独特功效。

审核人:唐永木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