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邵晋辉)9月7日上午,庆祝第39个教师节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座谈会在学校综合服务楼218会议室召开。副校长严建兵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主持。
座谈会上,导师代表们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主题,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导师指导能力等方面交流经验和建议。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研究生导师更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方菲围绕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研修训练,筑牢学生学术功底,通过扎实的实践调研,厚植学生爱农情怀。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李艳认为导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积极乐观的理想信念,逐步树立信心,不断挖掘潜能才能更好地践行使命担当。工学院刘培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提供交叉研究平台,助力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济管理学院熊涛为学生精心定制富有挑战性的研究生课程,大力支持研究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服务学校优势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毓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还应关注学生领导力的提升,培养服务社会不同领域的领军人才。
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教育。园艺林学学院柴利军讲述了邓秀新院士团队以山金柑为材料开展研究和柑橘基因组测序的故事,认为研究生导师应当身体力行,践行科学家精神,紧跟前沿,树立创新性思维。信息学院陈洪老师是学校最早开展人工智能交叉研究的代表,始终致力于成为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的探路人、铺路人、同行人。水产学院曹小娟在水产学院多年以来形成的从游文化的影响下,着力打造师生共同体,用多年以来的悉心陪伴与学生共同成长。文法学院阙祥才从教至今指导了60多名研究生,他认为,权而无威则失威,导师要有端正的品行、扎实的学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理念。化学学院曹菲菲认为育人亦是育己,她和团队研究生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学科特色,逐步确立了结合微生物处理方法和化学处理工艺开展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的关键是指导方法和能力的提升。公共管理学院张雅勤分享了关于导学育人团队集体指导研究生的心得,通过导师团队的集体指导有效解决了学生学科背景差异大、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动科动医学院张淑君记录了指导研究生以来组织的312次课题组讨论会,她认为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助力学生发展定位,因材施教。资源与环境学院吴一超坚持结合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特长,为学生定制研究课题和方向,充分挖掘学生学术潜力。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博注重向学生传递科学精神,不断通过思想的讨论和碰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外国语学院曾文华始终坚持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和翻译硕士培养核心能力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副校长严建兵向导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对导师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服务保障和发展支持等方面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他指出,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导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多元的能力培养,成就学生成长成才;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学校和导师尤其要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上下功夫;要胸怀天下,师生共同创造读书氛围,从历史长河里汲取智慧和能量,要扎根大地 ,扎扎实实做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要深刻认识教师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肩负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教书育人、培根铸魂。
审核人 马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