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有一种积极的主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流的大学文化对“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尤其在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角色。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大学所用,也会给大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和新闻的生长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还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品味情趣和认知态度。
一、网络新媒体对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冲击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处于“信息爆炸”状态,信息传播也呈现裂变效应,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在多样外壳的裹挟下趁机散播到高校校园,给大学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其中既有“新瓶装旧酒”的传统安全风险,也有“新瓶装新酒”的新型风险。
第一,从整体舆论环境维度看。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较量总体呈现“西强我弱”“西攻我守”的基本态势。网络的消极面给大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大量的异质信息冲击着大学。现有互联网信息,80%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不到全球信息量的1%(“党的建设科学化”课题组,2013)。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为个人隐匿身份提供了“保护伞”,导致具有专业背景、有一定公信力的诠释主体对网民更具影响力,极易引起民众的“共识”。于是,一些大学在追求物质利益的道路上全然不顾其精神世界的安危,一些错误社会思潮也伺机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大做文章,使得部分学生更多地看重对物质利益的攫取,轻视或忽视理想信仰及人格健全对于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终导致其信仰缺失、精神萎靡, 误入歧途。
第二,从新媒体自身维度看。互联网技术不会塑造价值,也不会产生理想,需要我们尽早为之设计规范。在计算机技术与新媒体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在教育界广泛应用之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包括: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导致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渗透加剧,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面临威胁;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特征使得网络空间充斥着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为各种不同的舆论和信息提供斗争、碰撞的平台;新媒体的后台操控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危机效应,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新媒体平台“把关人”传播素养有待提升等因素也决定了新媒体无法完全取代传统主流媒体。
第三,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维度看。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一旦失手,其他防线也很难守住。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数量不够、质量不齐,对校园主流思潮学术理论基础分析的能力欠缺;部分高校围绕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没有建立统一指挥、统筹部署的工作机制,组织性与指导性不够,职责划分不清楚、职责链条没有建立,意识形态的教育建设容易产生“缺位”“错位”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反权威”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威胁不容小觑。少数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认识不足,谈起西方的电影电视、明星音乐、动漫游戏如数家珍,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瑰宝却知之甚少,对于本国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认识不足。
二、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引领一流大学文化建设
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标志性特征。“一元”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处于统领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就是除主流意识形态外的其他多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统一的指导思想,动摇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可靠性,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不仅党的执政地位无法巩固,甚至可能导致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因此,一流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一,坚持多样发展要彰显包容性。任何一种先进的主导意识形态都绝不是狭隘的观念,它必须具有包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博采众家之长中发展成熟,始终吸纳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文明成果来完善和发展自己,并通过对时代重大问题的回答不断推进自身理论的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的“和合”文化中也蕴含着包容开放的基因。“和”是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的和谐,要求容纳别人、谅解别人,进一步则是欣赏别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因此,我们不能将多样性视为“洪水猛兽”而全部拒之门外,更不能片面地把它当成是改革开放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不良产物。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同样如此。没有“兼容并蓄”的“一元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就会与大学的办学宗旨相违背,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就会陷入同质和孤立。且“多样”也是有性质要求的,不同的声音应该得到尊重,但话语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里,不能不加选择的包容任何异质的声音。
第二,坚持多样发展要突出引领性。社会思潮是一种“群生植物”。它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彼此间互动、激荡,其中既有正确的、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社会思潮,也有错误的、落后的、保守的、反动的社会思潮。如果利用得好,它就是自身成长的一剂良药,促使自身在共存中共荣,不断走向完善;如果利用得不好,它也会成为社会“变革”的导火线,诱发各种矛盾,使得自身在社会思潮的竞争中失去主导地位,被社会思潮所替代。苏联的兴衰史表明,“绝对一元化”使苏联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并走到灭亡的边缘;而“完全多元化”又没能挽救苏联于危亡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毁灭。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垄断优势和渠道优势逐渐被稀释,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软化、虚化、弱化、泛化”现象一定程度的存在,一些错误的、消极的多元化社会思潮隐藏在网络背后,影响着大学生的感性倾向认知。失去“一元主导”的统领,意识形态建设就会丧失灵魂和方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极端民主化”“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等思潮就极有可能死灰复燃,必然导致思想混乱、政局动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决不是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更不允许动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
第三,坚持多样发展要体现有序性。新媒体时代万物互联,各种思潮激烈碰撞,青年一代的思想主体性更强,更易接受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传统的意识形态说教已经难以奏效。但文化多样性必须以合法性、有序性为前提,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导向,社会运转就会陷入混乱。“89”政治风波、香港非法“占中”等历史教训要时刻牢记。之所以事件闹得那么大、卷进去那么多人,主要是那些动乱制造者妄图煽动一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尤其是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进行“颜色革命”。因此,高校必须以坚定的立场、积极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回应和批判诸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终极论”等错误思想观点的冲击和挑战,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师生听得懂、乐意听的方式通俗化、大众化地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实现意识形态工作之“虚”与现实生活之“实”的有机对接;要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知法懂法守法教育,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引导青年学生争做法治建设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第四,坚持多样发展要增强斗争性。意识形态话语的交锋、队伍的较量、阵地的争夺,不在“诛人”,而在“诛心”。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至今,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未放弃过对它的批判、围剿和扼杀,手法花样不断翻新,方式方法愈加直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高校更是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斗争,依托新媒体主动回击网络错误思潮,努力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青年的不利影响;要坚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实事求是地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要增强斗争本领,多经“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在实践中锤炼敢于斗争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本文作者系经济管理学院 刘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