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走进艺林,拥抱世界!2024“狮山艺术节”开幕

核心提示: 5月25日晚,学校2024“狮山艺术节”开幕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举行。校党委书记高翅出席并为2024“狮山艺术节”致辞,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副校长杨少波、严建兵,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向东以及学校各管理与服务机构、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匡敏)孟夏之夜,万物并秀,5月25日晚,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前人头攒动,竹林间,师生们用冻雨折断的枯树枝创作的“艺林”装置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学校2024“狮山艺术节”开幕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举行。校党委书记高翅出席并为2024“狮山艺术节”致辞,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副校长杨少波、严建兵,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向东以及学校各管理与服务机构、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校党委书记高翅致辞(学通社记者 高婉茹 摄)

 校党委书记高翅致辞(学通社记者 高婉茹 摄) 

艺术节开幕式现场,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座无虚席(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艺术节开幕式现场,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座无虚席(学通社记者 高言曦 摄)

高翅在开幕致辞中强调,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无论是音乐的激扬、舞蹈的飘逸,还是戏剧的悲喜,都是感召心灵的力量。喜欢一所大学,文艺是最浪漫的理由,爱上一所大学,艺术是最美丽的眷恋。

高翅在致辞中着重阐述了艺术与人生、与成长、与大学生活的关系。

他说,我们为什么每年都要在读书节之后举办艺术节?我们为什么说“无才艺,不华农”?这是因为艺术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更能启迪思想、塑造精神世界。艺术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人生的意义是最持久的,它能让我们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使我们的人格更加健全,视野更加宽广,思想更加深邃。

高翅说,艺术是青春旅途不可或缺的风景。它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涵育我们的文化素养,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修为,让我们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活动中感悟生活,理解世界。

艺术是生活的灵境。我们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之所以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反映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是我们的情感,能让我们在更高的坐标上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沟通思想、联通世界。

艺术是创新的源泉。艺术之树常青的秘诀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艺术。我们持之以恒地开展美育和艺术实践,就是希望我们的师生通过艺术的启迪和激励,能在学习、科研、工作中打破常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艺术是文化的传承。艺术承载着历史,传递着文明,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文化根脉。

高翅表示,狮山艺术节是五育融通、师生融乐,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实践大课堂,希望它能带动更多师生认知美、体验美、创造美,成为展现华农师生才艺和精神风貌、传递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学校将全力支持师生开展和参与艺术活动,鼓励更多师生学习和传承文学艺术经典,尤其是鼓励师生以艺术的方式和青春的名义,记录狮山的美好岁月,创作出更多高品质的校园原创文学艺术作品,带动更多师生体验艺术魅力、感悟艺术力量,为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增添更多艺术活力,建设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和美校园。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2024“狮山艺术节”主体项目,师生们通过视频一同回顾了“狮山文谷”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并观看了“艺林”装置的创作过程。

2024“狮山艺术节”年度主题为“艺林”,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学校将围绕“拥抱世界”的主线,以“艺林”共创项目、校园原创支持计划、野芷原创荟、“乡村遗忘的诗行”主题创作营、“海纳百川”经典艺术导赏、“悦雅直通车”艺术体验、“瑰丽星海”师生艺术展演、“博雅汇”艺术沙龙、“拥抱世界”电影展播等10大项50余项高品质文化艺术活动,引导师生领略艺术魅力,拥抱世界文化,贯通中外经典,推进艺术创作,携手步入“万物树立成林,艺术交织成光”的艺术之林。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举行了“五月的花海”合唱比赛,来自14个学院的合唱团以美妙的歌声拉开本届艺术节帷幕,灵动优雅的歌声与跃动的琴声交织,汇成了孟夏之夜动人的和声。

序列 04.00_01_26_14.Still001

园艺林学学院合唱团(戴壮 摄)

经济管理学院《Koosen》(学通社记者 于佳永 摄)

经济管理学院合唱团(学通社记者 于佳永 摄)

动科动医《The Water Dance Of Lluvia》(学通社记者 高婉茹 摄)

动科动医学院合唱团(学通社记者 高婉茹 摄)

 经校内外高校音乐教师组成的评委现场评审,园艺林学学院荣获本次合唱比赛一等奖,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荣获二等奖,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学院荣获三等奖。

审核:冯楠 代金贵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