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张献龙院士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畅谈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核心提示: 5月23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第一综合楼A102室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月专题活动,张献龙院士应邀为学院全体教师作“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金凤主持。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庆鲁)5月23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第一综合楼A102室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月专题活动,张献龙院士应邀为学院全体教师作“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金凤主持。

“一个人只能做一件事,一群人可以做成一件大事。”张献龙谈到,科研团队建设非常重要,要做到按规划建队伍,按目标做科研。他认为,一个科研团队应具备“有组织、有具体目标、有分工、有共享、有规划、有成长、有主次、有合作”等属性。他表示,建设科研团队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即有组织的建设、围绕一个有潜质的教师建设、兴趣相投的教师自发组建。对于如何建好科研团队,他认为要抓住五个关键点,即要有带头人科学素养的示范、要将资源向有潜力成员集中、要充分吸收团队成员意见、要调动每名成员科研积极性、要引导团队成员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

张献龙回顾了棉花育种团队从艰苦创业、启动发展、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等五个阶段30余年发展历程,结合每个阶段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具体案例,他分享了科研团队“从0到1”的建设体会。他认为,棉花育种团队的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八个方面。一是事业发展有长、中、短期计划,需要不断给自己加压;二是目标明确,确定各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始终围绕产业需求开展工作;四是迅速将生命科学中的先进研究成果和思想应用到棉花研究;五是在资源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围绕棉花育种开展全链条研究;六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下都需保持奋斗精神,坚守棉花育种事业;七是要将“从不满足”观念转换为科研动力;八是团队控制适当规模,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每个方向都以追求卓越为目标。

谈及人才培养,张献龙提出,导师首要目标是培养品德修养好、责任感强、家国情怀深、学术水平高的学生,要注重在科研中尊重学生创新思想,不要威权管理,要严把研究生质量关,让学生好就业、事业好延续,以高质量研究生培养驱动科技创新。张献龙还强调,“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教学生走捷径,要以学术规范建设保证科研行稳致远。”“要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学术道德、讲如何做好科学研究、讲论文写作规范,引导青年学生积极追求科学精神。”

张献龙认为,导师与学生是学术共同体、科研共同体,要尊重学生个性,形成共同培养、合作创新、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他以涂礼莉、杨细燕、王茂军等从团队研究生成长为青年骨干的故事为例,分享了“因材施教”的探索实践和有效经验。他谈到,导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和发展特点施以不同的培养方法,既要做到“手牵慢牛”,对成长速度较慢的学生多关心鼓励,也要做到“鞭打快牛”,对成长速度较快的学生压担子、给任务,引导多创新。

回望棉花育种团队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理念,张献龙始终认为,要加强创新和发展能力建设,加强国内外合作,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结合,形成创新、合作、实干、诚信的团队文化。张献龙表示,棉花育种团队未来既要“上天”凝练重大科学理论问题,又要“入地”立足实际育成重大品种,最终实现“天地合一”,形成岗位互动的技术链、人才链。最后,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殷切寄语与在场教师共勉,激励大家对标学术前沿,围绕产业需求,做“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一流人才。

审核人 唐永木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