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奋斗的青春】齐亭亭:情定食科,致力把食品安全营养写在祖国大地上

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后,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齐亭亭并行发展学习与科研,还参与食堂检测,扶贫助农,振兴企业。她一步一个脚印,笃定地走向更好的自己。

“未成熟的柿子为什么那么涩?发霉的酱豆可以吃,发霉的橘子为什么却不能吃呢?”成长于田间地头的女孩,对身边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充满了好奇。“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后,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齐亭亭并行发展学习与科研,还参与食堂检测,扶贫助农,振兴企业。她一步一个脚印,笃定地走向更好的自己。

异曲同工,变废为宝

“刚接触科研的时候,会觉得很困难,因为要学习新的方法、使用新的仪器,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慢慢摸索,同时向他人学习,这个艰难的过程是必须克服的。”谈及最初做科研的感受,齐亭亭这样说。

齐亭亭(学通社记者 付欣然 摄)

齐亭亭(学通社记者 付欣然 摄)

少时的她善于观察,从一些食物现象中产生思考,对食品科学饱含热爱。而与科研结缘,始于齐亭亭大二时参加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百香果枇杷叶复合果醋的研发与功能性研究。

在“枇杷之乡”莆田,齐亭亭所在的科研团队发现,枇杷落叶没有被充分利用,于是她们萌生了将落在地上的枇杷叶变废为宝,应用到食品加工生产中的想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枇杷叶的商业价值,还能使枇杷种植农户增收。

本科结束,齐亭亭选择继续深造,她关注到柑橘种植面积广,但座果率极低,并且柑橘树每年会产生大量落果,却只有少部分会被加以利用。经过查阅文献,她发现国内外对柑橘落果的化学成分和活性功能成分的研究很少。

这一次,同样是“变废为宝”,从枇杷落叶到柑橘落果,她在司空见惯的现象里挖掘创新点,提高废弃落叶和果实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惠及了农户。殊途同归,她以柑橘生理落果果胶的提取、结构表征和理化性质为研究方向,开启了新的学术之旅。

齐亭亭深知科研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在做学术研究时,做不出结果,以及得出的实验成果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传统意义上来说,从柑橘皮渣中提取的果胶是高甲氧基果胶,但实验结果表明柑橘生理落果果胶为低甲氧基果胶,这一结果不仅受到了老师的质疑,就连她自己也是十分吃惊。

所幸,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使用不同的方法反复验证,最终证实了上述结论。即得出了一种新的富含低甲氧基果胶的原料——柑橘生理落果,并揭示了其在低热量健康食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她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食品领域的Carbohydrate Polymers和Food Hydrocolloids上,同时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

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于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经受风险考验,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齐亭亭在这些挑战历练中逐渐成长。

目不暇接,循序渐进

在科研上丰收的齐亭亭,也曾面临研究与活动不能合理协调的困境。刚入校的齐亭亭就对食堂食品安全检测颇有兴趣。她很想知道课上学习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具体操作的。“起初确实有些手忙脚乱”,她表示,“食堂检测一周进行两次,刚开始时,我的实验还没完成,又要去赶去食堂抽检了。”除了检测,她还在时间相对宽裕的假期参加了“食品安全营养中国行”的科普宣讲活动,但齐亭亭依旧面临着科研活动两手抓的难题。实验耗时较长,且连贯性非常重要,如何平衡科研与活动,对她是一种挑战。 

齐亭亭(前排左一)作为“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成员走进武昌区向阳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食品科普

齐亭亭(前排左一)作为“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成员走进武昌区向阳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食品科普

“这世界没有标配的人生,只有定制的人生。 而这个定制人生的节奏,全由你自己掌握。”齐亭亭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只能慢慢地适应和协调自己的科研和生活,在摸索中前进。终于,在不断地尝试、探索和修正中,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落果的理论研究已告一段落,她和实验团队在博士阶段将釆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法将提取果胶后的柑橘生理落果残渣进行发酵,制成营养成分均衡的微生物发酵饲料, 来探究复合菌种的最佳配比并优化发酵条件,试验用发酵饲料代替奶牛的部分日粮来衡量发酵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2024年的暑假,她即将启程宁夏,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奶牛身上进行实验。

于上下求索中寻找,在漫漫长途中平衡。齐亭亭找到了契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利用课余的时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羽毛球、乒乓球、慢跑等成为她放空心灵的方式。同时,她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协助学院和老师开展各项活动,为搭建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出一份力。

心怀梦想,奋楫笃行

“困难”始终贯穿齐亭亭的科研过程,但是在研究之路上,她并非独自一人。乐观的心态,使她得以用平常心面对科研中的失败,也正是积极向上,热情助人的性格,她收获了同门师兄师姐的友善相待。不惧失败的韧性,努力上进的天性,使得家人对她的学业全力支持,始终在她背后给予她有力的支撑。勤奋、开朗、热情使得齐亭亭在追求更好的自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这也离不开她的导师范刚教授对她的影响。

读研时期,齐亭亭认为,遇到她的导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在我们实验室,并没有严格的打卡制度,做实验的时间是自由的,个人安排也是灵活的。但是,一旦我们发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去找他。面对‘任何问题’,他始终以极其认真的态度为我们解答。”在齐亭亭看来,范老师做事很实在,做科研非常认真,也会考虑到学生的志向和性格,让学生们在灵活的空间和轻松的科研环境下发展。在导师的影响下,齐亭亭成为一名教师的想法更加强烈。

齐亭亭在做实验(学通社记者 付欣然 摄)

齐亭亭在做实验(学通社记者 付欣然 摄)

“我想进入高校任教,相比梦想,它更像我崇高的理想。因为在求学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方面等其他方面都给我很多帮助。”齐亭亭很感谢遇到的老师们,也正是他们给了她正面的反馈,所以,她也想将这些正面的影响传递下去,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到大的心愿。”尤其进入到研究生的学习,在导师范刚教授的影响下,齐亭亭成为一名教师的想法更加坚定起来。随着学力的提升,就会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齐亭亭的想法也从最初的初中老师,上升为成为一名高校老师。

当初选择食品专业的那份坚定,导师的培养,家人朋友的深厚支持,同门的热情帮助,都让齐亭亭把自己热爱的道路开拓得越来越宽,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

未来,齐亭亭将保持对食品的热爱,积极参与各项扶农助农项目,为强农兴农添砖加瓦,做好砥砺前行的食品青年人致力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写在祖国大地上。

(文:学通社记者 付欣然 孟春羽 孙佳婧 审核人:吕瑞凯)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