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植科院通讯员朱宇 图|植科院通讯员胡鑫)近日,植科院在主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11级植保、农学专业毕业生实习工作总结座谈会。学院相关负责人、相关学科专家等参加会议,学院在听取毕业生代表实习汇报基础上,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对应解决办法,探讨并制定出毕业生实习工作长效机制。
植保:吃过苦才能更好的成长
来自植保1102班的李婷,暑期被安排在河南省鹤壁市佳多公司实习。在公司总部培训完毕两天后,他们一同实习的27位同学便被分到了全国不同的17个地方,她和另一位女生则分到了海南的一个植保站。实习的主要内容完成动态病虫害数据收集并建立电子档案,她们每天要下乡采集数据,然后处理,最后上报给单位,而周末大部分时间还要抓虫子,制作昆虫标本。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中,她们见识了肆虐的台风,也经历了“硬站”20多个小时。每天吃的是馒头加咸菜,用的是用竹竿撑起来的蚊帐,住的是又黑又小的平房,手机充电也要轮着来。
对于此次毕业实习,李婷坦言:“适当的吃苦还是可以的,不失为一种体验生活”,但她也建议实习单位应在实习前商定好各项细节,以保障学生的权益;同时,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意向分配实习单位,并应保障学生实习的生活条件。
江山则被安排到北京中科院植保所开展科研工作实习。经历过雾霾和暴雨,住在潮湿阴暗的地下室、6人的地铺,闷热房子里没有电扇。后来又被安排到五环外的实习地点,每天要挤公交、转地铁,每天6点早起,晚上10点后回。
江山汇报时感慨,本次实习教会了他独立成长,能主动应对来自突如其来的困扰,这是书本里学不到的人生智慧。
农学:实践出真知
林曾炼,来自农学1104班,本次实习被分配到隆平高科河南分公司,主要做农资产品销售。一次,他与业务员下乡送化肥,刚好碰到当地农民反映隆平206、208号玉米叶上出现斑点。本想着一显身手的她顿时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了,可一看到生病的玉米时,她却懵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只知道自己曾学过玉米的大斑病、小斑病,可对玉米的特征、病因、解决办法却毫无头绪。“你知道那是什么病吗?”同行的业务员随口抛来一问。这时,她沉默了,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完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当碰到实际问题却还不如田里的农民。
在汇报中,林曾炼直接指出了学校的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三田实习中,老师事先算好,同学听老师的指示做,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但是,通过这次实习,她也懂得了书本里学的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弥补的。
来自农学1101班的殷志鹏,被分配到黄冈市黄梅县农业局。在这次实习中,他被分到执法大队农业办科教组、政工组,主要负责对全县农资行业如农药、化肥、种子市场的维护,现代农村早期工厂的示范,对领导发言稿的修改、撰写,给农民示范农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或相关的培训,以及经费的管理等。
“每当我和同事们下乡执法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城管一样!”殷志鹏笑谈到自己的工作经历,但不同的是,他们是农资行业的执法,而城管是工商行业、城市建设方面的执法。“而且,我们的农业执法还是一门技术呢!”他进一步解释道,“既要保证不用暴力,还要把执法工作给做了。”
当谈到实习感受时,他深有感触地说道:“实践出真知,我们在书本上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上才算学活了;实习是我们了解社会的窗口,通过实习,我们才真正了解了各行业的工作性质,有助于我们今后就业方向的选择。”
学院:针对问题逐一击破
关于这次实习汇报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学院副书记魏友伯做了总结和回应。他表示,实习的理念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会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对于那些不负责任的单位,学校会终止与该单位的实习计划。同时,学校还会向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对企业进行打分,保证同学们的实习质量。而且,在以后的实习中,他提出,学校会向同学们提供实习单位选择系统,让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并将加大对实习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尽量保证学生实习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此外,为提高学生实践及自主创新能力,学校将推出“硕果计划”,即学校通过聘请校外导师等形式,对学生实行培养双导师制培养,这将更加注重突出实践学习和产业实训,而且毕业生产实习由学院统一联系重点安排到一定合作基础的行业知名企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