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人民网教育频道刊发了“高校宣传部长谈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系列文章——《建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常态》,作者为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程华东。现将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意见》既体现了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向的引领,也体现了对其内在规律的把握,既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本源回归,也是其功能拓展,既有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格局的架构,也有其责任的笃定,立意高远,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全面贯彻《意见》精神,关键是要敢于肩负使命,将工作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建立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常态。
第一,构筑大宣传格局,建立宣传思想工作功能的整合态
《意见》提出,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这一新格局是“大宣传”格局,优化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二,整合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职能,统筹宣传思想文化资源和平台,优化工作规程,以更好地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其三,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宣传思想工作融入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四,统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加强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强大的合力。
格局影响功能。发挥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功能,应筑牢大宣传格局,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当前,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四融入”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以讲好大学人故事、传递校园正能量为主题,创新宣传新闻工作机制,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以大学精神培育和校本文化建设为重点,创新文化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提升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第二,强化科学化理念,建立宣传思想工作方法的聚合态
《意见》提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强化科学化理念,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推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科学化是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性原则,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规律,全面加强和不断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在科学化视域中,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特别注重创新思维方式,聚合工作方法。要树立战略思维,从全局和长远的视角来客观辩证地分析高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思考高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要树立辩证思维,以变化发展的视角去认识,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强化问题意识,将两点论、重点论等基本原理融会贯通于宣传思想工作中,用好辩证法。要树立创新思维,加强策划,创造性地制定工作策略,推进高校思想理论、新闻宣传、文化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出新意。要树立系统思维,强化整体观、大局意识,把宣传思想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布局。要树立理性思维,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底线意识,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第三,强化互联网思维,建立宣传思想工作载体的融合态
《意见》提出,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这是基于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背景、主基调和总趋势审视的重大判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重塑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使网络成为兼具信息发布功能、舆论传播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的聚合器。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构建和对抗的主战场,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颠覆性创新、开放中博弈、合作中共赢”,体现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合工作载体,扩大工作覆盖面,提高影响力。其一,促进宣传思想工作主体的融合,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责任机制,加强协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二,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主动占领新媒体,优化传统媒体,构建多位一体、聚合联动的全媒体宣传格局。其三,促进宣传思想阵地的融合,统筹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好用好管好校园网络、课堂、讲坛、教学科研机构、出版社、社团、文化场馆等载体,发挥阵地的支撑保障功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