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桂汉良教授做客我校狮山讲坛

专题讲授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提示: 5月19日晚,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桂汉良教授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带领在场师生回溯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品读当代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传统和现代,对比继承和发展,与师生约定一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桂汉良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桂汉良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场同学提问
现场同学提问

讲坛现场
讲坛现场

(文|学通社记者阮翔 於琦 图|学通社记者周鞠蕊 杜蕊)5月19日晚,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桂汉良教授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

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桂汉良教授借用余秋雨先生的解释,“文化是人类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总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以此为引对其眼中的中华文化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中华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关照、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形成发展的历程中创造的文化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他表示,中华文化经过五千年历久弥新,其内容包罗万象、浩如烟海,不仅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更形成了具有独特中国特色的教育、文艺、医疗、书法、瓷器、酒和茶等文化。

桂汉良特别指出目前国人在价值观上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落后于西方。对此他解释到,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这些被孔子提出来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先进教育文化的鼻祖。另外,他列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等特征,以及“天人合一”“中华一统”“民惟邦本”的丰富内涵。他表示,正因具有这些特征与内涵,才让中华文化在其他古老文化已然式微的背景下依然绵延不绝,这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价值。

现代:时代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于温故知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于与时俱进。”桂汉良引用习主席的话阐述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大成果,也是国家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目标的最高体现。

他以“五常”来概括古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即仁——以人为本、义——公平正义、礼——德法体用、智——智慧明辨、信——诚信尽职。联系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他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来阐述“民主”观念,用“平而后清、清而后明”来解读“平等”思想,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概括“爱国”思想,以此来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处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此外,他着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复归”,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层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超越升华。

实践:小我大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桂汉良强调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他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的强大精神信念。”他表示,在大力宣传和深化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前提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普通民众从小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更需各级领导干部作出表率。

谈及高校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神圣使命时,他认为,不仅教师是高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典范,大学生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最后,桂汉良引用梁启超先生之语“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大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物链接】桂汉良,西北交大工商管理和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任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同时受聘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南民大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并任省纪委、省监察厅党风廉政建设特邀监察员、湖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政治学、行政学、教育学、国学等方面的教育与研究工作,曾参与和担纲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多项,曾先后在全国和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索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