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全国高校代表研讨虚拟仿真资源进入实验课堂

核心提示: 5月20日,第三届全国生物和食品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曁优秀虚拟实验项目展示评比会召开,会议旨在推进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示各实验中心虚拟项目建设成果,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带动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123333

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大学许崇任教授等一批知名教授参加研讨

会议现场【李晔】

共有来自62所高校的175位代表参会(供图:李烨)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 王芯玥 郭玉涛 通讯员齐迎春 乌日鲁克)5月20日,第三届全国生物和食品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首届优秀虚拟实验项目展示评比会,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62所高校、高等教育出版社的175位代表参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平出席会议,教务处、生科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处长江珩、武汉大学谢志雄教授分别主持开幕式和学术报告。

会议伊始,吴平致辞。她向各位代表介绍我校自张之洞兴办湖北农务学堂发展至今的历史沿革,解读“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办学规模及理念、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我校基本情况。

在学术报告环节,国家教学名师、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许崇任教授作了关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历史、现状、发展及管理办法的解读报告。他指出,实体和虚拟示范中心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仿真实验教学计划,他提出应该有最基本原则,即能实不虚,虚实结合,虚拟不能代替实验。他介绍说,教学实验中心以后会强化垂直发展,不是横向发展。

示范中心联席会首席技术专家、北京大学郝永胜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创新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报告。他分析了目前仿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参与和互动,虚拟仿真资源和教学环节不能很好的结合,过于依赖企业对硬件的制作和升级等。他表示:“做是为了用,仿真实验建设不能是‘项目搬家’,而是切实为本科教育服务。”国家教学名师、浙江大学吴敏教授以浙江、上海两省高考改革为引,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并分享了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浙大“书院制”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崔瑾教授介绍了“虚实互补”的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用和共享。她在大屏上展示了数字标本馆、动物虚拟仿真解剖系统等应用成果,她说:“虚拟实验教学力求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生科院金安江副院长以推进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为题,介绍了学院以学科特色、产业实践、技术前沿、创新能力为导向,集成多学科优势,建成8个综合创新型项目及应用共享情况。国家示范中心联席会生物和食品科学组组长、国家教学名师、吉林大学滕利荣教授作了题为虚拟仿真资源的共享与应用的报告。他通过广泛列举实例,强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要注重突出重点,共享资源,提高效益,完善机制。

学术报告后,首届“莱医特杯”生物和食品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作品比赛拉开帷幕,18所高校的29件作品参加角逐。作品涉及生物学野外实习、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调查、药剂学GMP、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等丰富多样的仿真实验内容,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例如,我校生科院陈浩副教授展示了依托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开发出水稻遗传转化虚拟软件,让600多学生亲身体验水稻转基因技术应用全过程,软件中的“虚拟教师”会在学生操作有误时及时提醒。东北农业大学张宏伟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沉浸式虚拟乳粉生产软件,其人机互动十分人性化,学生可以第一视角任意“参观”乳粉生产基地,能通过软件细致的了解到平时无法接近的高温工厂。

活动于当天傍晚落幕,大会随后进行总结并举行颁奖仪式。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虚拟仿真综合设计实验系统”等2项作品获一等奖,我校“水稻遗传转化虚拟仿真”等2项作品获二等奖,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的相关作品获三等奖。

据悉,该会议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生物和食品科学组、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承办。会议旨在推进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示各实验中心虚拟项目建设成果,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带动实践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审核人:金安江

责任编辑:孙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