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25年,守得茶香溢武陵

—— 一个专家团队与宣恩县的产业扶贫故事

核心提示: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扶贫要重实效,产业开发贵在坚持。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茶学系倪德江教授和他的团队,25年如一日,穿梭在武汉和鄂西武陵山区,谱写以茶助农、以茶脱贫致富的华美篇章。

  

湖北日报讯 图为:专家团队在茶园基地进行品比试验

图为:伍家台有机茶园基地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孟静 通讯员 彭昱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扶贫要重实效,产业开发贵在坚持。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茶学系倪德江教授和他的团队,25年如一日,穿梭在武汉和鄂西武陵山区,谱写以茶助农、以茶脱贫致富的华美篇章。

鄂茶10号诞生记 ——农业扶贫要务实不作秀,要善用科技智慧求实效

1992年底,倪德江刚被分配到华中农大工作,就主动要求随学校扶贫开发团到宣恩县驻点扶贫。“搞农业科研的,离不开实践,不能光留在教室。”倪德江打定主意,在宣恩呆上一年。

初到桐子营乡桐子营茶厂,得知宣恩县的茶叶品种园在该乡中村坝村,倪德江很是兴奋,一头扎进去,取样、选育、优化品种。

当时,品种园基地里,有一个当地人称为“宣苔27号”的地方品种。但多年来,由于发芽偏迟,颜色偏暗,按照当地通行的工艺来制茶,制得的干茶颜色发黑,没有卖相,香气也很淡。

品种园改造升级时,当地人本想挖掉“宣苔27号”这个品种,但倪德江极力反对。“干茶呈深绿色,汤色呈嫩绿、碧润,自带金银花香,芽头不易散脱,不易散叶,不易变形。以上色香味形四绝是做高档针形绿茶、松针形绿茶最理想的品种特征。”倪德江凭自己经验,觉得此品种一定能制造出好茶。他建议一方面对宣苔27号进行名优品种选育,另一方面在加工环节不断实验,优化。最终通过轻揉捻,让干茶颜色不那么深,低温杀青,尽量保留茶的香气。做出的宣贡绿针,果然一炮走红,一举拿下1993年湖北省秋季名茶评比第一名,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过去,宣恩的茶农仿制龙井,仿制福建福鼎系列茶,盲目引进外省茶品种,最后都水土不服,做出来的茶,形似,但香味却是另一副模样,在市场上自然也谈不上竞争力。

宣贡绿针获奖的消息迅速在县里传开。县里的种茶能人和大户相继抢种“宣苔27号”,规模从几十亩一下子扩展到近3000亩。

2007年3月,省农业厅发文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宣苔27号”为“鄂茶10号”。当年8月,宣恩县茶叶生产企业代表座谈会提出,加大茶叶种苗生产和自繁自育力度,以自有特色品种“宣苔27号”茶为主导品种,力争2008年实现全县茶叶发展不外调茶苗,5年内,全县以平均每年1万亩的速度发展茶产业。

至此,宣恩年年从外地购进大量种苗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鄂茶10号”成为宣恩当地茶叶主栽品种。

扶产业 ——农业扶贫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管长远,让农民持续增收

寒冬时节,万寨乡伍家台村格外恬静美丽,观光亭、游步道在茶山之间若隐若现。碧波遍野、茶园溢香;黄色粘虫板如星星点点的萤火虫般,密布在茶园间,随处可见茶农管护茶园忙碌的身影。

12月初,倪德江教授团队带着一批新选育的茶苗,在伍家台的基地实验田栽下。“倪教授,您来了!”“倪教授,您忙完来我家喝杯茶啰!”一路上,茶农们热情地和倪德江打着招呼,仿佛自家人一般。

21年前,倪德江初次来到伍家台村,村民们脸难看、话难听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时候的伍家台村,虽然家家户户都有种茶习惯,但是管理粗放,采摘也不讲究。芽叶一股脑地摘下来,也卖不出好价钱,当地叫“斤箩茶”(即一斤干茶就有一箩筐)。倪德江本打算指导茶农们精耕细作,分级采摘,却碰了一鼻子灰。“让事实说话!”倪德江暗下决心,要让茶树成为伍家台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动员村干部。倪德江首先瞄准多年亏损的村办茶厂:指导工人提高茶艺,购买先进的制茶设备。那时候茶厂条件简陋,为了尽快让茶厂制茶水平跟上来,倪德江在茶厂呆了七天七夜没出去过,困了乏了就睡在茶厂的门房值班室。茶叶按芽叶严格分等级制作,包装。最终,特级绿针卖出了好价钱,村干部和茶厂工人们心服口服。

2005年,茶厂扭亏为盈,成立了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鄂茶10号不仅能做绿茶,同样适合做红茶。国外红茶市场巨大,为效益最大化,倪德江给村委会建议,所有茶园基地按低农残和有机标准种植,向出口市场冲刺。

想扭转村民的传统种茶习惯,非一朝一夕的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村民想都没想过。

倪德江给村委会出点子:成立公司,搞示范基地,发动种植大户带头,签订高于市场价的包收协议,逐步消除村民的顾虑。

伍家台村4组61岁的周玉楚,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茶农。听说基地种茶不打农药,等着看笑话,“不打药,产量怎么上得去?”

改良土壤配方,设置粘虫板,科学田间管理……在倪德江教授团队的技术攻关下,当年不仅产量没减少,质量还有所提升。周玉楚心服口服,立马跟着一起种有机茶。“出口好啊,春夏做绿茶,秋冬做红茶,现在茶叶一收到底,一年四季都有销路!”周玉楚把自家3亩茶园流转给公司拿租金,给公司采茶按斤算收入,茶园管理还另外得工钱,一年下来收入近2万元。去年,一家3口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周玉楚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算了笔账,过去自己种茶,只采到夏季,每亩收益1200元左右。现在跟着公司种茶,一年四季茶叶都不浪费,每斤茶叶收益上涨了20%-30%。

严控农残,倪德江建议实行奖惩制,由公司检测验收,第一次不合格,给予提醒。第二次不合格,收购价降一半。

功夫不负有心人,伍家台村的茶叶2015年获得出口资格,2016年出口额达5000万元。

品质的提升,多项荣誉纷至沓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有机茶示范基地,全国有机茶出口免检基地,伍家台贡茶园也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伍家台茶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助农增收,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公司自2014年以来累计带动周边1600余户贫困户精准脱贫,其中伍家台村累计脱贫138户493人,椒园镇、长潭河乡、晓关乡累计脱贫1400余户。

扶队伍———农业扶贫要培养“二传手”,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刚过不惑之年的张双,是一家年产值160万元茶叶加工厂的老板,在我省茶业加工界小有名气,2015年获湖北省第七届茶产业职业技能大赛加工组金奖。

12月1日,记者见到他时,碰巧他正在伍家台村向倪德江请教一项制茶工艺。

张双是椒园镇香树林村4组人,1994年职高一毕业,就到茶厂实习。1996年,倪德江带着近30人的华农茶学团队到茶厂指导和实践。那时还是一名普通工人的张双,渴望学到真本事,每天围着倪德江身边转。

当时茶厂按倪德江的建议配备了机器,但是没人会用。“那时候,从没见过制茶机器,杀青机、理条机、整形平台,都是稀罕玩意儿,倪老师耐心教我们操作。”张双说。

采茶旺季,白天茶农采回茶叶。下午6时,工厂开始制茶,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倪教授不仅手把手教,还陪着我们工人一道制茶,不落下一道工序。有的难点反复教,手烫出泡也是常有的事。”张双说。“做极品茶,倪教授特别严格。”张双介绍,要先用茶粉末洗手,去除手上的异味。选茶环节,有抽烟习惯的人不能操作,怕茶沾染上烟味。

杀青、揉捻、整形、提香……在倪德江的指导下,张双的手艺越来越娴熟。

1998年,张双自立门户,自办茶叶加工厂。“虽然规模小,但倪教授严谨的制茶理念,我铭记在心。”他说,如今每年加工茶叶20余吨,其中一级特优茶有2500公斤。“当年茶厂的工人,都陆续出来自己开厂,当上小老板。”张双告诉记者,万寨乡的十几家茶叶加工厂,都有倪教授当年的“徒弟”。每次到宣恩,这些茶叶加工企业倪德江教授团队都会挨个儿跑一遍:给茶农开展培训,重新调整技术参数,推广新的茶叶技术规程,手把手给茶叶技术人员教学。

从引种培育到规划发展、规模发展,再到今天的产业化大发展,宣恩茶产业的每一次升级,都凝聚了倪德江团队的心血与智慧。20余年来,倪德江团队培养出各类制茶能手200余名、技术骨干400多名,普及和推广先进实用茶叶生产技术50多个。开发出名优茶10多个,协助企业打造出国家级龙头企业4个、省级龙头企业10个、州(市)级龙头企业20多个,这些龙头企业支撑了地方茶产业的发展。

茶还是那个茶,如今却成了宣恩县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

记者手记

咬定青山不放松

孟静

脱贫攻坚,靠产业。产业怎么扶?不是一哄而上,更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扶贫要有责任感,产业开发贵在坚持。特别是高度依赖自然资源要素的农业产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倪德江教授茶学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克服困难和阻碍,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推广先进的茶叶技术,支持地方茶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

宣恩县是产茶大县,只有茶叶加工技术上去了,产品附加值才能得到有效提高,茶树才能成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茶学团队将技术创新、标准化生产、市场推广相结合,探索出“三品”模式:为每个产区开发优质茶新产品,通过优质优价提高茶农收益;培育名优茶产品,通过名茶效应带动产业发展;协助企业培育名牌产品,通过品牌效应提质增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倪德江茶学团队通过传帮带,留下了一批企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