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4月8日,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经纬教授莅临我院马克思主义论坛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院长吴春梅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出席报告会。
刘经纬教授在界定了生态文明、意识形态的概念之后,着重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生活意识形态作用问题。他指出,生态文明看似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与政治关联性并不大,但政治意识形态却经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比如美国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即是典型案例。他说,道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去,道德只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意识、规范和行为,现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有道德来调整了,因此,道德的内涵更加丰富了,外延也在不断扩大。
刘经纬指出,当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有道德的约束,否则就会非常危险。个人的成长如此,人类整体的发展也是如此,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就不断对既有道德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认为,学者必须先于社会思考人类发展问题。刘经纬指出,环境正义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环境正义的相对性是指环境正义既有现实态,也有历史态,处理环境问题必须寻求达成纵向和横向的妥协与平衡。
报告结束后,刘教授与我院师生就在环境问题上如何让发达国家承担相应责任、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履行环境历史责任的争议如何解决、中国如何对待动物福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刘经纬的报告,既无讲稿,也没有PPT,却依然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有理有据,诙谐幽默,娓娓道来,富有启迪,展示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素材,受到了与会师生的普遍好评。
【专家简介】刘经纬,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研究基地主任。主要从事生态哲学、生态教育等研究。主持、参加国家、教育部等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学科开创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首次提出“生态位伦理”的全新伦理学理论,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