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一世情
棉花团队及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
为棉农解决实际问题
纵观棉花团队的发展历程,团队文化是向心力,而团队成员之间的情谊则是他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对于这一点,聂以春教授深有感触。1998年他加入团队时,团队只有两个人。他们“AB角”并肩奋斗,更多的是两人相互激励。多年过去,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两人通常熬夜到12点,只为把科学问题探讨得更明白。
正是这种干劲拼劲,感召了更多有学之士加盟团队,并为这支棉留下奋斗的记忆。
来自公安一个普通棉农家庭的涂礼莉便是其中之一,自幼在棉花地里玩耍长大的她不会想到,自己今天会成为一位研究棉花纤维的教授。
2001年,作为当年的“学霸”,涂礼莉考取了张献龙的研究生。谈到当年的选择,涂礼莉说,没有想得很深入,当时就觉得张老师留学回来,穿着牛仔裤为同学们讲解《植物组织培养》,实在太前卫,感觉很奇妙。
从感性到理性,涂礼莉的科研历程也颇为艰辛。硕士3年级时,芯片技术刚刚兴起,大量公司可以代做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谱。涂礼莉想“偷懒”想直接找公司测表达谱,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导师的时候,却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为此事,涂礼莉还曾经和张献龙有过争执,为了说服涂礼莉,课题组邀请水稻组的王石平、熊立仲教授等现身说法,“说服”涂礼莉自己动手做表达谱。纵然开头比较困难,但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段“恐怖训练”让涂礼莉受益终生。
基于这个可靠的数据及实验过程中的切身感悟,后继的博生生先后在New Phytogist、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等植物学一流杂志上发表了高质量文章。回想当年故事,涂礼莉说,若没有张献龙老师的坚持和这种真诚沟通就不会有后面的发展。
在实验室,棉花团队就像一个家一样彼此互相帮助,刚留校没有钱也会找导师借,导师总会欣然同意,并会带他们到银行取出自己的工资。
关注每个人的发展是实验室重要的一环,团队主张交叉发展。为强化对分子机制的理解,朱龙付、涂礼莉和闵玲等团队教师在留校之初就被张献龙老师建议到植物生理生化教研室从事《基础生物化学》课程讲授。为了啃下这个全校“名声最差”的“老虎课程”,老师们要用百倍努力学习,课前备课经常要熬到凌晨一点。
这种全新的尝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炼狱”,但对他们来说又如同“涅槃”。从植物生理生化到遗传育种、到抗病机制与纤维发育等脉络清晰了、理论厘清了,科研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便有了,研究也就具有了深度。
团队主要负责人的言传身教往往会激励和影响整支队伍,最终让大家紧密相连。
2014年,国际棉花基因组会议在校召开,张献龙不得已向大家透露了自己的“困难”。原来,当天张献龙主持大会,但他爱人当天还要做手术,无奈之下,张献龙只得求助学生去帮忙探望。方此时,大家才知道师母生病的消息。
这件事对团队每个人来说,都感触很大,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真实情谊会一直传递下去。